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秦皇陵百度百科 > 第64章(第1页)

第64章(第1页)

无论信陵君是坚决否认,还是试图解释,或者避而不见。秦国使者一概笑得高深莫测,仿佛心领神会。

魏王圉的疑心病一天天加重,忌惮与日俱增,最终派人接替信陵君担任上将军,收回了他的兵权。五国合纵再次土崩瓦解。

最新的消息:信陵君惨遭软禁,他的门客聚集在一起,相约发动兵变,准备趁乱救他出来。关键时刻,尉缭孤注一掷,违抗魏王圉的命令,护送信陵君回到封地,瓦解了一场大乱。可惜信陵君从此一蹶不振,终日饮酒作乐。

尉缭原本是一介布衣,与信陵君在市井中相识,信陵君礼贤下士,给他超出上等门客的礼遇,还举荐他做官。如果说他是千里马,信陵君就是他的伯乐。

尉缭眼睁睁地看着魏国中兴的最後希望破灭,心灰意冷,在信陵待了一段时间,替信陵君安抚门客,打理封地,解决了後顾之忧。然後将官印悬挂在房梁上,悄然离去。

各国诸侯都想招揽尉缭,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公子王孙的座上宾。而且,就算尉缭不肯留下,也没有一个诸侯愿意放他走——这位深谋远虑的兵法家,原本是信陵君手中最锋利的刀。就算他不肯归顺,养着也吃不了几斗米,用不了多少钱,还能博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要是把尉缭放走,万一他成了别的诸侯手中的宝刀,哪天再带着军队杀上门来,那损失就太大了。

所以就算用不成,只能束之高阁,也好过将这「绝世神兵」递进别人的手中。

不过,尉缭这厮有个比较诡异的特长——他会原地消失术。

据说尉缭经常玩失踪,特别能跑。江湖人送绰号「魏跑跑」。至今还没有一个诸侯能把他留住。

这天傍晚,秦王政再次打开密封的剑匣,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柄桃木剑,轻轻摩挲良久。七八岁的小孩子初学剑术使用的木剑,对於现在秦王政来说,已经有些短小。心中一直惦记的,无非是送木剑的人——他还在赵国当质子的时候,就十分看好尉缭。

赵琨隐约明白一点点,挑亮宫灯,轻声问:「王上想招揽尉缭?」

秦王政发出一声长叹:「真羡慕信陵君啊,能让尉缭鼎力相助。寡人有办法让尉缭入秦,就怕他来了又想跑。」

赵琨回忆了一下:尉缭子入秦以後,政哥拿出了最高规格的礼遇,然而尉缭子认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对像他这样的布衣士子过分热情,肯定没好事。他多次试图逃跑,每次都被政哥追回,而且不计前嫌,依然重用他。野史上说,尉缭是韩信的老师。

魏国,盛产秦国高官——战国的文化中心先後有两处——最早在魏国的安邑,後来在齐国的稷下学宫。秦国的一流人才,比如公孙衍丶张仪丶范雎丶尉缭,都是从魏国引进的。商鞅虽然不是魏国人,但他是在魏国接触到变法,在魏国的丞相公叔痤那里渡过了新手期,学有所成以後才入秦的。

想到这一点,赵琨信心满满:「王上也可以的。只要尉缭敢来,就跑不掉。」

第二天上课,王绾最得意的弟子甘罗居然没有来,也没请假,他旷课了。

王绾觉得很奇怪,赵琨也有些担心,於是结伴去甘罗家中探望他。半路上,王绾让赵琨将马车停在咸阳西市,下车去买了两包饴糖,一包给赵琨,另一包带给甘罗。

咸阳城横跨渭河两岸,穿过繁华热闹的章台街,过了文王祠,便是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一大片朱甍碧瓦丶富丽堂皇的高门大户之中,夹了一座破旧的深宅大院,年久失修的屋瓦,朱漆斑驳的大门还是五十年前的老样式,跟左右两侧的彩绘门楼形成鲜明对比,与这豪宅区格格不入。

唯有门口的上马石很是气派。隐隐显出名门望族的底蕴。

收到门卫的通报,甘罗只穿了一袭单衣,快步迎出门来。他的头顶扎了两个小发髻,远看就像长了两只羊角,赵琨一直觉得这种叫「总角」的发型有点喜感,混熟以後,经常跟小夥伴互相揪发髻闹着玩儿。谁知今日他刚伸出手,就瞧见甘罗的眼中泪光莹然,似乎快要哭了。

赵琨投降,摸出一颗糖:「抱歉,你揪我,我不还手,别哭啊!王先生又给我们买糖,这次换了一种新口味,你快尝尝。」

甘罗看看他,又看看王绾,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王先生,镐池君。」

赵琨跟他聊了聊,才搞清楚——甘罗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父亲甘超了。每年的五月,他都会收到一封家书,还有一笔钱。然而今年因为秦军吃了败仗,一开始没收到信,八月才收到,但信上的日期不对,内容也有点问题——谁都知道秦军吃了败仗,在这封信中,甘超依然说他们战无不胜,他一切安好。

正巧有同乡的士兵服役期满,已经回来了。甘罗去打听消息,才知道他父亲甘超几年前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伤口腐烂化脓,高烧不退,早就死了。

第38章吕不韦居然偷偷这样

起初,甘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将住在附近的丶从战场上回来的同乡挨家挨户都问了一遍,才发现这个噩耗竟然千真万确。

他六神无主,还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家里人,根本就不知道该怎麽说。

甘罗抹了一把眼泪,抓住赵琨的手,嗓音略微沙哑:「我想先弄清楚,信是谁寄的,钱又是谁给的?」

赵琨感觉到甘罗的指尖冰冰凉,将手轻轻地覆在他的手指上,想了想,柔声问他:「你心中有没有怀疑的人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