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他还想学一学钉壳子,就是先用木头钉成中空的楼板模壳,然後把水泥浇灌进去,等水泥定型了再把木头拆掉,经过不断的浇水加固,直到楼板变得完整而坚硬。
他把这些打算跟罗慧说了,罗慧听完:「那你岂不是又要拜很多师父?」
「师父就不拜了,有机会从帮工做起,我出了力气,人家提点我也是应该的。」虽然他很少挂在嘴边,但他实际很感谢胡文海毫无保留的教授,以至於他现在端稳饭碗,不论走哪都是算得最快,垒得最快的年轻泥水匠。只是胡文海接下去要陪老婆回娘家待段时间,雷明自己闲着总觉浪费。
他今天本来想好好理清楚自己该干什麽,但和陈清峰聊完,竟没了整理的心情。
罗慧见他越走越快:「你急着回家吗?」
「这麽晚,又没带手电,你不怕?」
「我不怕,我还想问你借本书呢。」罗阳帮她借了清峰的一套初二上册,唯独缺了本数学,说是被亲戚提前借走了,「你的还在吗?在的话借我用用。」
「我找找。」雷明想起她的宝典,「对了,还有你的摘记本。」
他好奇:「你从哪找到那麽多课外的好词好句?」
「清峰哥那,他的房间里有好多好多的书。」
雷明不知道这事:「所以你边看边记?」
「嗯。」
「清峰哥看的又多又杂,我不行,我专挑能用的记。」罗慧想到什麽,忽然笑了,「你们俩真挺厉害的,他是读万卷书,你是行万里路。」
闻言,雷明放缓脚步:「你觉得哪个更好?」
「都好啊,他在书里博古通今,你在路上不断经历。」罗慧羡慕加佩服,「你们都在积累财富。」
「那要你选,你会选哪个?」
「如果我有时间,我都要。」
「不能都要。」
「那——我选行万里路。」
「为什麽?」
「因为我没去过不同的地方,光围着陈家村打转了……」她话没说完,意识到不对劲,「呀,我们走错了,这是回我家的路。」
「那就先回你家。」雷明第一次觉得自己无比讨厌,「数学书我明天拿给你。」
第三十八章
雷明一到家就去堂门後翻箱倒柜,陈秀春听见动静,走过去问他找什麽,雷明直起身来:「我的书还没卖吧。」
「卖书?我怎麽会卖书。」陈秀春说,「都在你床底下放着,我只搜走了作业簿。」
「那里面有本……」
「有本慧囡的,我看到了。」陈秀春不无自得,「我还是认识几个字的。」
雷明松了口气,回房把书箱拉出来。箱子里先盖了块的确良,下面第一本就是摘记。他又找出数学书,翻到很多页上都有乱涂乱画,铅笔的还能擦,钢笔的得用胶带才能粘掉。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动手,听见陈秀春问:「我们真不摆酒?」
「不摆。」雷明并不认为考上高中就万事大吉,何况县三中又不算好学校,他要是不服管,能不能毕业还是未知数。
他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奶奶,我们还有多少钱?」
「怎麽,你要用?」
雷明合上书,跟她提了造房子的事——最近的形势似乎很有利:去年新建的砖厂今年都陆续投了产,几个月以来,饶是胡汉家也意识到了买家比砖头更紧俏,於是为了拼出货,他家跟别家一样接受了赊帐。至於水泥沙子和石子,雷明都已摸清价钱:除了沙子要从河道底挖,卖沙的一家独大不肯降价之外,其馀的材料都有大小作坊,总销分销。何况一幢两层的小房子用不了多少东西,雷明觉得咬咬牙掏点家底没事,毕竟用掉的他又不是赚不回来。
谁知陈秀春听了非但不高兴,还有点责怪:「这是你爸和你爷爷造的房子,我住着挺好。你要造新的等你娶媳妇了再造。」
雷明觉得奶奶死脑筋:「以後造跟现在造有什麽区别?现在动工还能多住几年。」
「我住哪都一样。」陈秀春有自己的打算,他现在十六,再过五六年,新房变旧房又得翻新,索性把钱全部留着,以免他日後做大事时手上不宽裕。
雷明劝她不动,琢磨了会儿,决定往後退一步:「那今年把瓦片换了。」
「瓦片就……」
「一定要换。」他受够了暴雨天挨到半夜,第二天一早还得爬上屋顶处理狼藉的疲惫,「我忙完这阵就去找人。」
陈秀春不知他早就盘算了这些,噎住的同时不免感慨这小子确实一天天大了。她估摸着瓦片哪怕三分一片,加上两天人工费,数目总归有分寸,於是压下纠结,决定让雷明像模像样地做一回主。
雷明在家休息够了就收拾行李去了永涧镇。罗慧听说他选择去水泥厂,不无可惜,感觉他放着手艺不用反倒去卖力气,终究有点不划算。
整个七月,雷明在家的时间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没人知道他在外面过得怎样,赚了多少,只知道他再出现在院子里,带来了一车青瓦和两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学生。
三个人模样一般高,也一般黑,从早上扔瓦到上去铺排,都是新手,一边摸索讨论一边干,累得满头是汗就在房梁上咕噜噜地喝水。
陈秀春杀鸡煎蛋摊饼,客气地招待了两个年轻後生,她在透光的房子里睡了两晚,第三天终於看到了一整片平坦合缝的屋顶。<="<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