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汴京议和 > 第95章 曝书宴三(第2页)

第95章 曝书宴三(第2页)

另一位命妇回道:“自打这月《小报》刊登王娘子出殡的日期和下葬地,汴京到眉山的船票都被苏子瞻的书迷买空了,奴家听说‘三苏’都要为王娘子送行,除了苏子瞻,他爹和他弟弟苏子由买到的船票,是半年后的开船日期。”

外命妇说道:“印刷《小报》的书坊为了赚钱,耽搁王娘子下葬,真是没底线。”

外命妇说道:“苏子瞻是咱们大宋知名人物,就算《小报》不刊登王娘子的消息,书迷之间互相传话,消息还是会不胫而走。”

想到言律喜欢竹子,我说道:“郎君,奴家想去秘阁看苏子瞻的画。”

“走吧。”言律说道。

我和言律朝崇文院走去。路上,我们碰到简大丈和一位头戴二梁冠的官员,我们互相作揖。官员鼻头黑,嘴唇青紫,他的衣裳和簪花跟言律一样,他没有佩戴绶带,腰上佩着一把约一尺长,剑鞘样式的短铜剑。

简大丈说道:“燕存理,简某听荆大郎说,去年和今年,你三次自尽未遂,你以为你死了,就能摆脱一切了?假如你死了,麻虫被人造谣不孝生父,他找谁说理去?你若想改善你和麻虫的父子关系,你把官辞了,每天陪着麻虫,七月中元节,咱们一起去汴京城外,给麻虫的娘烧纸。”

原来这位官员就是燕观察,麻虫和他长得真像。燕观察说道:“唯。”

简大丈又说道:“这位是孟官人,这位郡君姓沈,他们是夫妻。孟官人过去救了简某,他是麻虫的朋友,若孟官人和沈郡君有事相求,你要尽力去办!”

“唯。”燕观察说道。

“下官叫燕存理,家住安定坊,请问孟官人家住在哪里?”燕观察问道。

“回燕观察,下官叫孟言律,家住景龙门大街。”言律回道。

“燕存理,你带简某去找找可以打包食物的宫人吧,麻虫喜欢吃肉,简某想带些肉食给他吃。”简大丈说道。

“唯。”燕观察应答。“孟官人,沈郡君,告辞。”燕观察说道,说罢,他和简大丈向我们作揖道别,我和言律作揖回礼。

我说道:“郎君,咱们跟着简大丈他们走吧,奴家想打包一点食物,带给爹娘和阿舅他们吃。”

言律回道:“清源郡君请放心,下官今早嘱咐了宫人,他们会派宫廷送餐车把多余的食物送到岳父和咱们的家中。”

我说道:“谢谢郎君!”

言律说道:“不客气。”

我问道:“郎君,燕观察腰上佩的短剑,是官家赐的吗?”

言律回道:“不是,所有参加朝会的武官,都要佩剑。”

言律又说道:“今天官家赐给所有官员一朵黄色牡丹花。”

我气鼓鼓地问道:“郎君,今天给你簪花的人,是男子还是女子?”

言律回道:“若清源郡君愿意叫下官一声‘良人’,下官就告诉你。”

我轻声说道:“良人。”

言律说道:“官家赐花,四品以下官员都是自己簪花。”

我已经消气了,我又问道:“三品以上的官员是宫女为他们簪花吗?”

言律回道:“内侍负责他们的簪花。”

我说道:“奴家的花也是自己簪的,所有诰命娘子的簪花是官家昨天赐给咱们的。所有头簪一朵花的诰命娘子,是官员的妻子,头簪两朵花的诰命娘子,是官员的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言律回道:“礼官前些日子告知过咱们官员。”

我又问道:“郎君,武官佩戴的铜剑,是不是跟咱们腰上的铜佩一样,是出入皇宫的通行物品呢?”简大丈他们走远后,我现燕观察的绶带佩在腰后,他的绶带,和言律一模一样。

“是的。”言律回道。

我继续问道:“郎君,燕观察喜欢把绶带佩在后腰吗?”

言律回道:“不是,这是一种着装规矩,文官将绶带佩戴在左腰,武官将绶带佩戴在后腰。”

我说道:“咱们外命妇统一把绶带佩戴在右腰上。”

阳光照耀在红色琉璃底板搭配金字的崇元院的牌匾上,宽敞的木门上贴着红色金字的对联。崇文院靠墙的两侧道路上,搭起红色的彩棚和红色大伞,彩棚和大伞下放着一些交椅,方桌,方桌上放着渣斗,水盆,甜瓜,青葡萄,茶托子,茶水,茶瓶,茯苓饼,荷花糕,紫苏饮子。

一些官员在彩棚下乘凉或者午睡,两位头戴灰色华佗巾,耳簪黄姜花,身穿灰色交领袍,束着腰带,挂着木牌的民间大夫在为一些官员把脉,一些官员在方伞下玩双陆棋。

我和言律刚走进崇文院,一位模样年轻的县君向我们作揖,我们做手势回礼。

县君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红色的名刺,双手递给我说道:“郡君,官人,奴家叫余桂花,奴家是杭州人,奴家爹娘在杭州做生意,这是他们的宣传名刺,若你们有需要的话,可以按名刺上的地址联系他们。”说话期间,外命妇也双手把名刺递给言律。

“俞。”我回道。

“诺。”言律回道。

“奴家还要去龙图阁名刺,告辞。”余桂花和我们互相作揖道别。我看了看薄薄的纸片,纸片上写着:余九丈葫芦铺子,杭州清河坊。我和言律把名片放进衣袖口袋内。

我说道:“郎君,奴家打算去杭州买‘腰舟’。”

言律问道:“清源郡君为何不在汴京买?”

我说道:“奴家相信赊刀人说的话,奴家打算买很多‘腰舟’送人,汴京葫芦铺子的‘腰舟’,奴家打算留给有需要的人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