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
李凡和霍劲松又在招待所里聊了很多。
只不过都是些日常小事:霍劲松提醒李凡,要注意学习。李凡提醒霍劲松,要注意身体。平平淡淡,却又十分走心。
直到夜里七点多,霍劲松才开车将他送回了学校,顺便将复习资料全部交给了他。末了,他还用手摸了摸他的小马尾,说了句:“加油!”
------------
高三的生活枯燥又充实。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全力拼搏岁月。圣神,庄严又美丽。
大家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半早自习,七点上课,下午六点才下课,晚自习会从七点一直持续到夜里十点,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向学校提交申请,学校会在特定教室将自习时间延长到夜里十二点。
所以当李凡返回自习室的时候,里面一片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刻苦攻读。
今天坐班老师是数学老师林毅。
后门发生的事他已经知道了。
作为李凡的任课老师他很自责,当下就将李凡领出了教室,满怀歉意道:“作为你的老师,我没能提前觉察出危险,真的对不起。”
001回答的比李凡还要快:“我都没察觉出,你还能觉察的出!”
李凡:“……系统,你话有点多啊!”
“老师,我这不是没事吗?”李凡耸耸肩,突然他话锋一转岔开了话题,说:“林老师,我哥这次来看我,带了很多京市的复习资料,我看了下里面还有华清附中和京市一中的密卷。”
这话一出,林毅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出去。
如今高考全部交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出卷,京市无疑是最靠近出题中心的地方。那里流传出来的密卷,其含金量可想而知。再加上李凡刚说的学校还是华清附中和京市一中。这两个地方那可都是国家级重点中学,每年本科生录取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意味着只要你进了这所高中,基本上就是预定的大学生。
他们的密卷甩内江县一中上万条街都不止。
林毅感动的几乎都要哭出来了:“你就这么交给老师了?我看你不是都还没做吗?”
就像之前说的,如今这个年代,学习数据是极为稀缺的资源。
各个学校都是竞争关系,没人会傻不拉几的把自己学校的密卷拿出来给其他学校分享,就连隔壁县学生想多刷些题,那也只能花钱报名资格考。况且李凡提供的这些习题密卷全都是国家级重点中学用心编排的,只要用心做,高考轻轻松松提高个几十分,那都是很容易的。他居然把这么好的机会无偿贡献出来,这不是在给自己提高竞争门坎吗?
毕竟高考那可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会将人性里的自私放大的。
有的人为了能减少一些竞争者。
轻则会去故意破坏别人铅笔和橡皮,重则就会像牛壮壮那样买凶害人。
林毅老师的顾虑,李凡懂。
只不过他的关注点不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天下。如果真的能让周围人分数都提高,那么国家选□□的人,才会更优秀,更拔尖。
李凡点点头:“我粗略过了一遍。这些试卷涵盖很多学科,除了有咱们理科也有文科的,希望老师您可以转交给文科班。”
林毅表示一定。
于是乎,他抱起李凡交给他的试卷,就朝校长办公室跑去。
此时的蔡博雅正在办公室内小歇。
他今天可真的是累坏了,准了李凡半天假后,他就带着小舅子楚中天去了趟卫生所对牛壮壮做了询问笔录,采集了证据。
随后他又骑车去找了之前那位无故退学的学生家。
这人他是有印象的,他叫聂江。高一的时候成绩中等,但是他的体育成绩特别好,还代表学校去过市里比赛。
只不过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聂江父亲突然跑来学校给孩子办了退学。
当时聂江父亲的眼神他还记得,空洞没有光。
他那时还天真的以为是不是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如果是学校可以组织捐款,虽然大家都很穷,但如果可以用绵薄之力让孩子重新回归学校,他也是愿意勒紧裤腰带的。
只不过被聂江父亲给拒绝了,他只说了句,聂江现在不适合再读书了。
之前他一直不明白这句话。
现在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蔡博雅伤心难怪的骑车都快看不清路了。最后他终于羽|西*整在下午两点的时候赶到了聂江家里。当他看见聂江那只断掉的右腿时,蔡博雅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哗哗地往外流。
他永远记得学校刚恢复运动会那天,那是1977年10月13日,下午1点多,聂江在满是煤灰的跑道上用力奔跑,那是青春的味道,那是无悔的追求。
可现在空荡荡的裤腿却将这一切都给扼杀掉了。
仅仅是因为牛壮壮想让自己履历变的漂亮些,蔡博雅红肿的眼睛顶在老花镜上。
他觉得自己必须要为聂江做点什么。
最后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聂江父亲才同意让孩子返回学校重新念书。
解决完聂江上学问题后,蔡博雅又马不停蹄的朝着当地教育局骑去。这一次他甩下老脸跟各个部门领导软磨硬泡了好久,上面终于松开,说会看这孩子最后高考成绩,给他写推荐信,推荐他进残联,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说不定还能继续跑步,因为国家现在正准备参加四年后的残奥委会。这是Z国首次参加残奥委会,国家很重视,如果真的是好苗子,国家是不会错过的,让蔡博雅把心牢牢放回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