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王偃都快哭出来了。
自那日邯郸之战後,李令月问赵王要走了许多粮草,几乎把邯郸储存的粮食都给掏空了。
赵王偃想着,他们这下可以撤军了吧?
谁知,李令月以大军连番作战,疲惫不堪为由,直接在距离邯郸不远处扎营。
对於李令月的话,赵王偃是一个字都不信。
这支秦军明明就只跟他们赵军打了一仗,还轻松获胜了,连番作战个鬼哦!
赵王怀疑,他们想要修整是假,随时准备杀个回马枪才是真。
李令月的大军驻扎在邯郸城外的日子里,赵王偃晚上连觉都睡不踏实,就怕哪一日醒来,听说邯郸又被「秦军」给围了。
对此,李令月毫无愧疚,她明明是实话实说,赵王不信,偏要东想西想,怪谁呢?
这些日子,赵王过得有多忐忑,李令月等人过得就有多滋润。
粮食不够了?找赵王要!有什麽需求?找赵王说!
赵王都快成了他们的万能管家了。
日子过得虽然还算舒坦,李令月一行人与当地土着的交流沟通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这也让他们始终无法融入这个时代之中。
每当看着周围赵人们穿着旧时的衣衫,操着一口他们完全听不懂的古话时,李令月等人就会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他们是局外人,他们正处於一个陌生的时空。
眼看着系统上的积分因为翻译而一日日减少,李令月觉得,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想要赚取积分,他们首先得融入这个时空,能够跟这个时空的人进行正常交流。
於是,李令月一声令下,她的亲兵们全部都开始学起了赵国语。
至於吐蕃降军,他们中许多人连大唐语言都不会说呢,只好先跟着他们的将领学习大唐语言。
一场轰轰烈烈的外语学习行动在唐军之中蔓延开来,让将士们苦不堪言。
除了少数极有语言天赋的人之外,绝大部分人捧着搜罗来的赵国书籍,双眼无神,像是在看天书。
先秦的文字又难又繁琐,他们究竟是造了什麽孽啊,居然要来学习先秦语言。
唐军学习赵国语的进度十分缓慢,杜从约见状,向李令月建议道:「赵国语与咱们大唐官话相差实在太大,便是我和阿绰,都学得十分吃力,别提其他人了。」
房绰在一旁跟着点头:「听闻秦国语与咱们大唐官话口音相似,我曾试着跟一名路过的秦国商人交谈,发现他说的话,我能听懂四五成。如果我们改学秦国语,想来能够轻松一些。」
「而且,我们不知要在此间停留多久——这战国,即将迎来终结。日後数十年,将是秦的天下。学习秦语,用处更大一些。」
李令月听他们二人说得在理,便点了点头:「既如此,我们改学秦国话吧。先学会说,再学着写。」
只是,赵国境内,该找谁去学秦国话呢?
很快,姚贾便带着秦国使团找上了李令月一行人。
李令月顿时双眼一亮。这是不是就叫做瞌睡了刚好来了枕头?
姚贾一行人在看到李令月所率领的唐军之後,心中皆是一震。
他们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却从未见过这样一支军队。
这十万大军中,大半的人都穿着精良的甲胄,姚贾能够肯定,那甲胄的防御力,绝对超过了战国七雄中的任何一个国家。
他们所携带的武器,也被淬炼得异常锋利。光是看着那武器上的寒芒,就足以让人心中戚戚。
这些人手中的武器,有些姚贾等人连见也没见过。
再看看他们身边的三万多匹战马,有蒙古马丶三河马丶汗血宝马等,当然,看在姚贾等人眼中,一些马儿的种类是他们认不出来的。
这些马儿精神抖擞,身形矫健,一看就被照顾得极好。它们身上安装着马鞍丶马镫丶马掌钉等物,这些东西对於姚贾等人而言,又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物。
再看那十万大军中,竟有一半是异族面孔,另一半人看着则与七国的人没什麽差别。
明明来自不同的族群,两拨人之间相处竟异常和谐,且都对为首的女将毕恭毕敬,尊崇有加。
——这样一群人,当真是此世之人吗?莫不是从哪里来的天兵?
李令月一行人给姚贾等人造成的震撼太大,姚贾等人竟一时失了言语。
後来,还是李令月主动开着翻译器上前跟姚贾等人打招呼,姚贾等人这才回过神来。
李令月一见了姚贾等人,就如同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般,开着翻译器问他们可是秦人,可否教他们秦语。
姚贾这才注意到这个年轻的主将。
这支军队一眼看去,便可知战斗力不俗。这样一支军队,却掌握在一名年轻女子的手中……
待听到女将身後的士兵们的交谈声时,姚贾明白了赵王为何会一口咬定这支军队是秦国派来的。
这群人的口音,与秦人的口音,实在是太像了。
他们说的话绝不是秦语,但单听他们的口音,没人能够说他们与秦国毫无关系。
他们身上有太多这个时代没有见过之物,赵王等人未必看不出来。只是,这群人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他们总得有个来历。
赵王选择将这群人与秦国联系在一起,反正这麽些来,秦国在山东六国之间早已被妖魔化了,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人,不可思议的事物,也实属正常。<="<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