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瑾温柔地点头,唇边浮起一丝苦涩,缓缓道来:
“十六年前,京城大乱,母亲当时身怀六甲,带着弟弟,与我和父亲走散。战乱平息后,母亲没有回家,父亲在京城周围找遍了,都没有他们的消息。
后来,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同时寻找母亲他们的消息,我则留在京城读书。
直到去年,父亲传回的书信中,说他找到了母亲,母亲身边不但带着二弟,据说当年她还生了一个妹妹,应当就是你了……”
姜蕊心跳加速,不禁抚上胸口,那里藏着从如意楼买来的消息,竟都与孟瑾所说对上了。
她怔怔望着孟瑾,“那你如何确认,我就是你失散多年的妹妹呢?”
孟瑾苦笑道:“你在京兆府报官的事闹大,我得知安乐侯府归来的真千金的原名叫孟瑶,而父亲寄回的信中,写明了妹妹的名字,正是孟瑶。”
“所以你在街上帮我……也不是巧合?”
姜蕊这才想到,孟瑾在街上为她挡下姜铭昊的拳头,不是单纯的助人为乐,那时,他就知道姜蕊是他的妹妹了。
孟瑾没有否认,“自从知道孟瑶回归安乐侯府,而你居然要被侯府逼迫为奴,我就一直很担心,但我进不去镇北王府,那天恰好得到你出门的消息,所以我专门去找你,确认你是否安好。”
姜蕊记得,她从京兆府出来,就随青城郡主入了镇北王府,确实隔了几天才出门。
“既然你知道我的身份,为什么那天不告诉我?”姜蕊奇怪地问。
“因为我那时还不能完全确定你的身份。”
孟瑾认真解释。
“孟瑶这个名字,并不算稀奇,也有可能是重名产生的巧合,我不能确定上安乐侯府认亲的孟瑶,是否就是我父亲信中提到的妹妹孟瑶,毕竟,我与她从未见过面。”
姜蕊点点头,表示理解,确实有这种可能,孟瑾谨慎行事,也情有可原。
她又问:“那你现在为何能确定我的身份了?”
“得知安乐侯府真千金原名孟瑶后,我便给父亲写信,询问他关于妹妹的情况,昨日,我收到了父亲的回信。”
孟瑾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姜蕊。
“这就是父亲的回信,你可以看看。”
姜蕊打开信封,里面除了写满字的信纸,还掉出来一张小像。
“这是……”
画上的女子,明眸皓齿,自信美丽,正是姜瑶的模样。
“这是父亲随信寄来的孟瑶的画像,是我们的母亲所画。”
孟瑾将小像放在桌面上摆正,不疾不徐地解释。
“父亲和母亲应是一起看了我派人送去的信,父亲写了回信,母亲为防有误,专门画了孟瑶的画像,以便我确认孟瑶的身份。”
姜蕊认真看向那张小像,看似随意几笔,却将姜瑶的容貌特征展露无遗,逐渐画像之人的画功深厚。
姜蕊又展开面前的信纸,认真地读完。
除了孟瑾所说的消息,信上还说,孟家父母都很重视女儿抱错之事,会尽快赶回京城,孟父已经起程回京,孟母还要押镖到南州,会晚几天回来,让孟瑾照看好姜蕊。
“母亲她要押镖?”姜蕊不免疑惑,“她是镖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