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况阳之地晴光大好,海棠含朝雨,梨花带夜月,令我日思夜思,欲以游学之名一月后前去一探究竟。”
钟逐音漫不经心地道,像是扯着家常。
金卮神色不辨,自然地看着她,收录一堂哀怜,捻佛珠,似笑非笑:“我在此祝钟大人一程山水,游学顺意。”
“借您吉言。”
*
马轿停在了冠秋林前,魏重桃在软榻上小憩了一会,又吃了好几个黄花木雕刻小桌上玉瓷中摆放的桂花糕,待到玉炉沉水袅袅绕,她见钟逐音还未来,便自行下了马轿。
新叶一掩朝阳,她负手游走在冠秋林入口前。半晌,她走到一个卖糖墩儿的小女孩面前,弯腰:“我可以将这些糖墩儿全买下来,但你要帮我做一件小事。”
小姑娘一听到这话,圆润干净的杏眸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脸上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声音清脆:“大人您请说。”
魏重桃:“你待会若是见得一位以钴蓝碧玺石为额饰的大人,便替我告诉她,我先行去冠秋林了。”
这一路逛来,魏重桃确定以及肯定了大概只有钟逐音近来时日在走复古前齐装扮之路,她是真真只瞧见这大千斜巷上惟钟逐音一人戴额饰。
“好。”小姑娘重重点头,神采奕奕。
*
半时辰后。
钟逐音在冠秋林撞见魏重桃了。
“这冠秋林就这么点大,我竟现在才看见你。”魏重桃右手摇着方才买的白纸扇,言语饱含淡淡的疑惑与惊诧。
钟逐音身后耸起交叠的青青山峦,寂空春山,她闻言挑眉,付以一笑:“兴许……你我二人缘分不够?”
魏重桃:无语凝噎。
“你可想好了要送什么伴手礼?在马轿上瞌睡时,我倒是想好了。”
钟逐音颔首:“既你我二人皆已择好伴手礼,就打道回府吧。”
在离去前,钟逐音装似无意侧首最后望一眼冠秋林,而手落在空荡的腰间,下意识微微蹙眉,又舒展开来。
【作者有话要说】
新人物:金卮,字灵樽,雅号采薇君
——
句子出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唐·慧能《菩提偈》
第3章三两银子
金銮殿上,群臣屹立。
大臣们正在为重农一事,向上进谏,各抒己见。
天光大照殿外层层石阶,殿内,李汀山几步上前,垂首望地不视圣颜,以笏遮目,眉目锋沉,清疏隽仙,言:“禀圣上,微臣有一人可荐以去襄浠山任官。”
帝王高坐明堂,微微一笑:“爱卿欲荐何人?”
“回禀圣上,乃国子监司业陆南岐。”
她颔首,笑道:“请陆爱卿上前,让朕好生瞧一瞧。”
钟逐音立在众多大臣当中,她离陆南岐不远,所处位置恰好看陆南岐缓步上前。
她对陆南岐了解不深,只知她人一向身体羸弱,是幼时雪夜落水所致,家境寒微,未能及时用药理养身。
但即便陆南岐身躯孱瘦而清癯,此时钟逐音瞧着她,也觉她犹似落落高劲、亭亭孤绝的青松,非能催也。听闻陆南岐自小便是个实打实的病秧子,如今算算时日在药罐子里泡了二十几年了。
陆南岐脸上虽稍欠血色,然一举一姿,却难见病态,只觉她眉目凛然,眼神有如出鞘寒光的剑,抬眸间杀人于无形,不畏不惧:
“微臣愿自请去襄浠之地,治理山水,令百姓安康,不负众人所望。”
*
帝王颔首允诺,后续百官商议,金卮亦自请去一地为官,金氏一族乃皇家远支宗室。
山覆青,水鉴明,逢春便新木。
城东横街。
裴怜真来到一家酒楼——苍云落照。
裴怜真是一位大理寺卿,平日多审理犯人,不徇私迎合权贵,持正不阿,面色冷峻。许是久待狱中染了些煞气,与友人相处时,即使不想冷面,眉目间也有股浅淡的戾气。
以上来自好友钟逐音对她的点评。
酒楼共五层,顶檐为鎏金琉璃瓦所装,漆红木作梁,小窗雕花勾勒习风,玉帘下垂,先踏石阶微入,再步步上蜿蜒木阶入其内,觥筹交错,青瓷满架,墨画冷屏摆置角落,雅意尽显。
酒楼两侧种有槐柳殷殷,一树绿丝绦,官道上百姓络绎不绝,皆兴致浓厚。
苍云落照的四楼与五楼乃厢房,供行客劳累住宿,三楼是拍卖场,二楼是进食之地,一楼是听书喝茶的雅处。
裴怜真入其内,随之看到了酒楼掌柜沈绥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