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五十年代军工大院鹿子草 > 第244章 三八红旗手(第2页)

第244章 三八红旗手(第2页)

“你看!”女同志商量道,“全买了吧!这些东西早晚能用上,这一下子节省六块多,能买七八斤猪肉呢!”

男同志叹道:“那就全买吧!”

叶满枝和吴玉琢就站在柜台边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售货员帮小夫妻将商品凑齐。

目送这对顾客去对面收银台交钱,又迎来下一对新人。

母女俩旁观了七对小夫妻的采购过程。

只有一对夫妻特别理性,无论售货员如何建议,人家都不为所动,只挑选自己看中的时髦花色。

另外六对,无一例外全都选择了打包采购。

吴玉琢挎着妈妈的手臂说:“那暖瓶和脸盆的图案其实不太好看,不过价格便宜,倒也无所谓了。”

“结婚就图个喜庆,红双喜是二十年经典花色,”叶满枝笃定道,“他们把那些产品拿回家,长辈肯定夸买得好!”

提起长辈,叶满枝心里又冒出一个想法来。

周末与闺女逛完街,又看了场电影,周一刚上班,她就给商业局打了电话。

“陈局,新婚特供商品在商店里反响挺好的,很受新婚夫妻欢迎。我看这项工作做得不错,还是找报社的同志,帮商业局宣传一下吧。”

陈局矜持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没必要大肆宣传。”

叶满枝暗笑对方能装,善解人意道:“陈局,这件事你们不方便出面,那就由我们轻工业局的宣传组代劳了,到时候把成稿给你过目一下,没什么问题再往报纸上发表。”

“叶局,你看你,工作才开展没多久,这也太心急了!”

叶满枝一本正经道:“不全是为了宣传商店,咱早点把消息放出去,也可以尽快将其他顾客吸引过来。”

她这番话像是为宣传商店找的借口,陈局在电话里“无奈”道谢,便让轻工业局帮忙了。

而叶满枝其实并没打马虎眼,她真心看好长辈的购买力。

她提前问过常月娥,是否想买新婚特供商品。

常月娥斩钉截铁道:“当然买啊,咱家用不上的可以匀给你三姨她们。”

日用品的价格十几年如一日,几乎没变过,要是能以批发价购入那么多东西,她肯定要买的!

叶满枝安排人手发了新闻稿,在《滨江日报》上占了一个不错的版面。

文章刊登,百货商店迎来大批采购套装的顾客。

陈局看到效果以后,主动让城市周边的八家县百货商店,也使用这套销售方式。

结果那新婚特供商品,广受郊区和农村消费者欢迎,走货量比城里的两家商店大多了,意外打开了农村市场。

三月初,市暖瓶厂的文主任特意来轻工业局给叶满枝汇报工作。

“积压的库存已经清掉三分之一了,昨天刚回笼一部分资金,我们厂打算从这个月开始转产压力出水暖瓶。”

叶满枝很高兴,笑着说:“那敢情好呀,滨江市面上的压力暖瓶都是从外省调入的,价格偏高,你们要是能生产新产品,那对咱滨江的老百姓来说,可是好消息!”

“呵呵,”文主任恭维道,“还是轻工业局指导得好,叶局领导有方。”

要是能再给他们投点钱,就更好了。

不过,叶满枝的铁公鸡名声,已经在系统内部传遍了,他可不敢奢望对方会给暖瓶厂投资。

叶满枝没提钱的事,听完他的汇报,便亲自将人送出了门。

奚迎春顺势跟进来说:“局长,《新闻战线》的记者,想跟你约个采访。”

“采访什么啊?”

叶满枝没看过《新闻战线》,还真不知道自己有啥可采访的。

“他们想从今年的省级三八红旗手中,挑选几个典型,报道先进事迹。”

今年三八妇女节,叶满枝被选为省级“三八红旗手”了。

前天才去省里参加了表彰大会。

但今年全省表彰了三百多个“三八红旗手”和一百多个“三八红旗集体”。

叶满枝作为三百分之一,其实没什么特别的。

能得奖她当然高兴啦,这是组织对她的认可。不过,她拿到奖状和证书以后,并没大肆庆祝,回家跟吴峥嵘小酌一番就完了。

叶满枝踯躅片刻说:“采访就免了吧,记者同志要是想采访工业战线的三八红旗手,可以去工厂采访一线女工。我这里没什么可采访的,还是算了。”

奚迎春惊讶地问:“真不接受呀?”

前段时间,叶局对报纸的宣传可上心了,一直盯着新婚特供商品的新闻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