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五十年代军工大院鹿子草 > 第245章 正文完(第1页)

第245章 正文完(第1页)

接受邀请之前,叶满枝跟欧阳老师询问过校园里的情况。

得知曾经有两场讲座出现过意外,这才提前透露自己的家庭成分,营造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氛围。

她望着礼堂里的几百双眼睛,真诚感叹道:“能在这里见到这么多出身工农兵的女同学,我真心为大家感到高兴和骄傲。”

“我在1956年参加工作,那一年全国女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14%,而女职工参加文化学习的人数只占学习总人数的16。5%。当时我在街道办工作,帮工厂组织招聘的时候,要特意将‘男女不限’这四个字写到招聘启事上,要不然招进来的一准儿都是男同志。”

“随着咱们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女职工的队伍壮大了,女同志就业的道路也宽阔了。以前的女同志,要么下地务农,要么留在家里做家务,只有少数的女职工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可是,二十年过去,在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基建等行业中,都出现了咱们女同志的身影,而且每个行业中都有妇女先进人物。”

叶满枝笑着细数道:“在小三线的工地上有女推土机手胡庆梅,在滨江轮船上出现了女舵手罗中芳,煤矿上有女绞车司机马茹,油田上有一支女子石油测量队。这些同志都是咱们省三八红旗手中的优秀代表。”

女同学们听得入神,跟大家站在一起的吴玉琢也紧盯着讲台上的妈妈。

叶满枝望向台下问:“经济系的王素华同志来了吗?”

听了她这冷不丁的提问,大家的目光都看向四周,寻找着王素华的身影。

而被点名的王素华,已经由身边的同学推出来了,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

叶满枝抬手压了压:“王素华同志的大名我早有耳闻,没想到会在省大校园里见面。有些同学可能还不知道王素华同志的事迹,但她在咱们滨江轻工业系统内很出名。她曾是滨江针织厂的女工,每年都能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最厉害的一次是,1972年时已经在做1974年的活了。”

“哗——”

大家都是同学,大致知道彼此的出身来历,但是这样的工作细节,如果本人不说,其他人一般是无从得知的。

同学们纷纷回头望向王素华,没想到她个子小小的,在工作中居然这么厉害。

叶满枝对王素华这样的女同志也很敬佩。

工厂效益好坏,产品花色是否时髦、是否受市场欢迎,那都是企业领导需要考虑的。

而工人们大多是听领导招呼,埋头干活的。

作为一个工人,王素华将本职工作做到极致,绝对是工人中的佼佼者了。

被推荐上来的工农兵大学生中,不乏一些有门路有关系的,却也有王素华这样凭真材实料走进大学校园的。

王素华被同学们看得脸颊发红,但还是挺直腰杆,微笑站在那里。

叶满枝介绍了她的事迹,抬手压了压,请对方入座,又继续问:“我记得工业经济系有位名叫杨清云的同志……”

不等她说完,杨清云已经被同学们拽着胳膊拉起来了。

“杨清云同志名声不显,但她所在的单位,有个工人小组非常出名。德化造船公司,铸钢车间锚链工段苏正芳小组,苏正芳小组在今年得到了省级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小组中12名女同志,有11人是孩子的妈妈。但这个小组成立十四年,每年都能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我没记错吧?”

杨清云没料到自己也会被叶满枝点名,激动地点头说:“没错,以前我们小组有12人,12人都是妈妈,但我去年被单位推荐来上大学了,接替我岗位的是未婚姑娘。”

叶满枝也请对方重新坐下了。

“无论是远处先进的人物,还是近处同学的先进事迹,都说明女同志能够胜任国家交给咱们的任务。正如主席同志所说,妇女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

话落,会场里自发地响起掌声,吴玉琢也啪啪给妈妈鼓掌。

重新恢复安静后,叶满枝继续道:“大家都是被各自单位推荐到大学来的,大部分同志应该已经发现了吧?女同志要想当先进工作者会比男人遇到更多的困难。”

同学们和女老师们下意识点头。

叶满枝无奈笑道:“我参加工作20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受到历史带给人们的封建思想荼毒,很多人会下意识轻视女同志的能力。年轻的时候,有人说,‘你一个丫头片子懂什么?’,上了年纪,又有人说,‘你一个老娘们懂什么?’”

台下传来一阵笑声,很快又弱了下去。

这种情况,在座的大部分同学都听过、见过,有的甚至还经历过。

“我在基层工作时,曾经听到最离谱的案例是什么呢?某市某矿的某个领导,认为女职工怀孕生产特别麻烦,然后他就把矿里的49名女工全部开除了,而这49人当中还有13名劳动模范!”

“啊???”

同学们瞪大眼睛,会场里一片哗然。

有人愤愤道:“师姐,他们真把女职工开除了?”

“嗯,开除了,但是在党和国家保护妇女劳动的政策下,得到了公正裁判,最后让全部女工重新恢复工作,返岗上工了。”

“好!”

女同学们鼓起掌来。

叶满枝接着说:“除了习惯性的轻视,咱们女同志本身在客观上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比如子女、家务拖累,文化和技术水平低。这些困难是不是可以克服的呢?”

台下无人接话。

这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真不是那么好克服的。

叶满枝语气肯定地说:“从我自身,以及众多先进女同志的事迹可以看到,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首先,咱们女同志要有坚定的事业心,革命的人生观,以及为社会主义奋斗的远大目标。”

毕竟是公开演讲,叶满枝还是要适当唱一唱高调的。

她自己做工作的时候,其实没想过这么多,反正就是着眼当下好好工作,没什么特别远大的理想。

这些都是她逐渐成熟后,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她没提自己,只说:“很多先进工作者都是在这种先进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创造出惊人成绩的。”

“其次,咱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战斗力。滨江曙光机器厂有一位名叫王桂芬的女工人,创造出一种防止刀具脱碳,保证硬度的先进方法。她在试验过程中其实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技术员的轻视,车间领导的不支持,工友的不信任,尤其是第一次公开试验失败后,厂里宣布停止她的试验。不过王桂芬非常有韧劲,主动跑到我这里,请求继续试验。最终失败了132次,在第133次时终于达到了质量标准。如今这套先进办法已经被一机部推广向全国,王桂芬也被评为那一年的全国劳动模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