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穿到北宋当权臣 笔趣阁 > 第101章(第2页)

第101章(第2页)

苏颂把人带到一夜未眠依旧精神百倍的工匠们面前,摇头叹气回去陪其他人。

苏景殊:???

不是,您为什麽叹气啊?

陈九蹲在几堆药料中间,身上脸上蹭的都是东西,看到熟悉的苏家小郎好像看到了火药成精,「小郎,您那个『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配方还有别的说法吗?我们这儿按着十六两硝丶二两硫丶三两炭的比例来配,威力和您那个炸药相比还是差很多。」

配料比不准确?还是少了什麽东西?

苏景殊揉揉脸蹲在地上,收回心思仔细回想,影响火药威力的条件除了配比还有什麽来着?

提纯?精炼?

这年头炼铜炼铁的技术不高,炼其他矿石的技术应该也高不哪儿去,应该是原材料的纯度不够吧?

苏景殊不太确定,他只能把他的猜测告诉这些工匠,好歹给他们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

工匠们听到纯度对药料有影响开始交头接耳,他们在配火药之前会提前处理原料,洗净丶研磨甚至熬煮,已经把能去掉的杂质都去掉了,难道里面还有别的杂质?

苏景殊听着他们讨论,感觉他们说的洗净丶研磨都是物理反应,而他上学时学到的提纯精炼不光有物理反应还有化学反应,说不准就是哪一步没做到位原材料就会纯度不够。

可是化学反应那麽多,他也不知道该怎麽提纯啊。

发愁。jpg

小小苏想和工匠们说试一下各种化学反应,但是他不知道该怎麽把「化学反应」四个字变成工匠能听懂的,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想到可以用炼金时的置换反应来类比一下。

别管这麽类比准不准确,能理解就行。

好在工匠们一点就通能听懂他要表达的意思,这才没发生他连说带比划嗓子都喊哑了对方却一句话都没听懂的惨剧。

他对火药的了解肯定比不过这些常年研究这些的工匠,能做的顶多是指个方向,具体怎麽提纯还得他们自己努力去试。

包拯和曾公亮丶李珣商量好待会儿进宫面见官家,回来後看到苏景殊和工匠们聊起来没有过去打扰。

但凡放到两个月前,他们都不会听任一个还在太学念书的少年郎胡说八道,可这个少年郎仅用半天就画出了错综复杂的无忧洞地图,有此前例在先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好在这次也依旧没有信错。

曾公亮摸摸胡子感慨道,「自古英雄出少年。」

苏颂没有加入感叹,而是拿着本子边算边说,「火药作今後要大力制造炸药炮弹,硝石木炭咱们不缺,但是硫磺可不多,平时都是从东瀛采买,看来今後得多买点存着。」

东瀛那边还有不少银矿,他们的丝绸丶瓷器运过去都能换回来。

待会儿回去就写奏疏建议管家加大和隔壁东瀛的贸易规模,最好把对面的好东西全弄到他们大宋来。

包拯丶曾公亮丶李珣要进宫面圣,看苏景殊短时间内停不下来便先行离开,公孙策和展昭在校场陪着,当然,苏颂也没走。

直到日当正午,苏景殊肚子咕咕叫,这才终於停下和工匠们的聊天。

身上和工匠们一样沾了料灰的少年郎小跑着过来,感觉自己这样有点失礼,「苏大人,公孙先生,包大人走了您怎麽不喊我一声?」

苏颂摆摆手让他安心,「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小郎能为匠人们解惑,包大人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嫌你失礼。」

苏景殊不敢居功,连忙回道,「只是说几句话而已,谈不上解惑,原料提纯的法子还得匠人们自己去找。」

他要知道的话直接试就行,可惜他不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