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您拾取物品:???的日记本]
[物品介绍:捡到一本奇怪的笔记本,似乎是被某个不知名的人丢弃的日记,要打开看看吗?]
1
阮辛臣不怎么喜欢夏天。
但崇明市的夏天总是来得很早,五月初气温开始陡涨,热浪铺天盖地,一直汹涌到十月,占据将近半年的时间。
去崇大报到的那天,似乎是崇明市十几年里最燥热漫长的日子。
在大学城的人海里挤了一个多小时,阮辛臣也没能找到信息院的迎新点位。这里人太多,交错的路口太复杂,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接近中午,人越来越多,温度也越来越高。日光如同滚烫的沸水倾盆泼下,在密密匝匝的行人间来回迸溅,烫得皮肉火辣辣的疼。横着的路,竖着的人,乱麻一样的声音,像受热膨胀般全挤在一起,像是要把他挤出这个世界。
阮辛臣走得越来越快,脑子里却越来越乱。他想他不该在今天来报到,要不要求助志愿者,又或者这学其实也不是非上不可,回家算了,等明天再跟程杰一起来。
四面八方的声响像隔了层棉花传过来,闷而不真切。
阮辛臣听见有人在叫“同学”,声音仿佛隔了很远传过来,大概是在叫别人,他没有理睬,继续往前走。
直到有人来到他身边,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同学?”
他忽然间醒了,回头望过去,撞入一汪静水般的眼睛。
一时间,耳边所有乱七八糟的风声都被厘清了。
2
一个看起来不比他大多少的男生,长相清秀,身上穿着宽松的白色文化衫,身前挂着一根蓝带子的吊牌。阮辛臣视线下移,看见了上面“学生助理”几个字。
两人目光对撞得突然,男生愣了一秒,很快露出一个温和的浅笑:“看你转很久了,需要帮忙吗?”
阮辛臣下意识想说“不需要,谢谢”,但嘴唇刚要动,看见对方澄澈的眼神,到嘴边的话被咽下去一半,变成了:“……谢谢。”
“应该的。”对方又笑了下。
阮辛臣移开了视线,并在心里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天气太热,再像无头苍蝇一样继续转悠真的很蠢,没有别的缘故。
男生问:“你是本科的吧?是哪个院的新生?”
“嗯。”阮辛臣答,“信息科学。”
“信息院……”男生抬头大概辨别了一下方向,朝他颔首示意,“你跟我走吧,我先带你去点位。”
阮辛臣跟在男生身后。路上对方与他简单寒暄了两句,大约是问哪里人、什么专业,不过分热情,算是调解氛围。
头顶的烈日被飘过的云挡住,高温变得不再难捱。
聊天中,阮辛臣忽然问:“学长是哪个院的。”
男生看了他一眼,似乎很意外他会主动搭话,但仍礼貌回答:“建筑院的,和信息院一样都是大院系……不过你们院人还要多一点,一直是崇大第一大院系。”
话题被原封不动地抛回了阮辛臣自己身上。
阮辛臣点头,他没有聊天的天赋,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第一次主动挑起的话题就这样飞快地结束。
信息院果然人多,报到点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被堵的水泄不通,连牌子都看不见,难怪找不到。
阮辛臣第一次感觉自己晕人了,男生却引着往里走,很熟练,不一会儿就绕到了人堆前面。信息院的班助似乎与这男生认识,交谈几句后,抽出表格递给了阮辛臣。在填完个人信息后,男生又给了他一本指引手册。
“之后的流程在宿舍园区,比较远,刚才我们过来的路上有个十字路口,有接引车,十分钟一趟……”
周围声音很嘈杂,为了听清说话,两人靠得很近。阮辛臣闻到了对方身上一股淡而清爽的气息,可能是某种沐浴露的味道,很好闻。
正听着,人堆里传出一声呼喊:“江惟!”
男生抬起了头,于是阮辛臣也顺势望过去。
是一个提着购物袋的高个子青年,身上也穿着文化衫,见到两人后,穿过人群跑了过来。
人到跟前时,阮辛臣看清了对方工作牌上的名字:卫肖。
“温雪林还说到处找不到你人,”卫肖头顶还挂着薄汗,语气不爽,“你怎么跑信息院的点位来了?这么远。”
“路过帮个忙。”江惟不太在意,他给阮辛臣指了个方向,继续刚才的话:“候车点就在那边。实在找不到路就问一下穿黄色衣服的志愿者,他们会负责带路的。”
交代完所有事后,他朝阮辛臣招了招手,还是一副笑脸:“那我先走了,再见。”
阮辛臣点头,看着他被卫肖带走。
两人的关系似乎很要好。卫肖从袋子里挑了一瓶水拧开递给江惟,后者好像说了一句什么,隔得太远阮辛臣听不清,似乎是“谢啦”。刚说完,他被卫肖忽然揽着脖子往前带,差点一个趔趄把水撒地上,抬肘狠狠给了卫肖一下子。
阮辛臣在原地站了大概有十几秒的时间,才拖着行李箱朝着候车点的方向走去。
他又感觉到热。是正午的太阳又冒出来作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