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欢欢喜喜回家,李明堂和李七月见他们神色就知道拜师成功,顿时松了口气。
王氏和李明忠心情复杂,看见这一家三口,连句话也不讲。
李宝学瘫在床上,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嫉恨的咬了咬牙。
那小兔崽子,竟然真的被书院收下了。
李宝成不善言辞,李明阳把今天的见闻跟老李头夫妻讲了,这夫妻俩也放下心来。
老李头欣慰道:“你能够得夫子青眼,又有书斋掌柜欣赏,往后多努力,必能有所成!”
李明阳自信的点了点头,“放心吧,我肯定会努力的阿爷!”
……
第二天,李宝成夫妻就给李明阳整理好了两套衣服,一块帕子。
一个喝水的小葫芦,一个用来洗漱的木盆,还有一把漱口的杨柳枝。
就连擦屁屁的竹篾片,也准备了足足五十片。
边角打磨的光溜溜的,就怕毛刺扎伤了这个宝贝疙瘩。
老刘氏还给他缝了一个双肩挎包,老李头给他做了一个他想要的文具盒。
姐姐李七月,给他准备了一个驱蚊的小香包,两边绣着竹子和云朵,里面塞了艾草薄荷。
哥哥李明堂,给他准备了一个带提手的小书箱。
李宝学一家三口,看着其他人都为李明阳一个忙碌,心里酸的像是泡了三年的老咸菜一样。
“不就一个小屁孩儿读书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忙前忙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什么金贵小少爷呢!”
李宝学酸溜溜的咬着被角。
一边缝被套的王氏含怒看了他一眼,“你倒是知道酸李明阳,当初儿子上学,你这个当爹的也没为他准备过什么。”
“宁愿把钱拿去喝花酒,也不给儿子准备些好的笔墨纸砚,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王氏越想越心酸。
李宝学不耐烦的看了她一眼。
“真是无知妇人,我那是简单喝花酒嘛,我那是结交朋友!”
“结交朋友需要去窑子吗?只怕在那里结交的,也是些什么狐朋狗友吧?”
王氏心里不顺,忍不住刺道。
“你,真是头长见识短,哪有男人不喝花酒的?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
李宝学把头埋进了被子,王氏鼻头一酸,对大房一家五口更加羡慕。
咋别的夫妻就能那么恩爱,孩子就能那么乖巧孝顺,自家丈夫却如此没良心呢。
为啥当初爹娘不是把自己说给李宝成,而是说给李宝学这个混蛋!
……
李明阳一家可不知道二房之间的龌龊。
到了第三天,李宝成和张氏紧张的包了辆牛车,带着两床被子和李明阳的物品,一大早就进入县城。
来到百川书院门口,已经有许多学子等在那里了。
这些学子从穿着上看,就比李明阳要好上许多。
年龄不一,但最大的不过十岁,小的也就五六岁。
李明阳的到来,也只是让这些学子和他们的家长稍微看了一眼,就转过了头。
除了各自的家长小心叮嘱学子之外,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李宝成和张氏紧张不已,连忙将牛车上的物品搬了下来,带着李明阳安静的站在角落。
李明阳暗中观察着这些人,默默惊讶。
在场这些学子,没有一个看起来比他家还要穷的,身上最差穿的也是干净的布衣。
其中一位,穿着绿色的袍子,腰间系着一块玉佩,一串玉珠。
在大乾朝有规定,六品以下官员可穿红色或绿色的袍子。
这位难不成是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