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吾心安处便是吾乡 是什么 > 第67章 再生个闺女(第1页)

第67章 再生个闺女(第1页)

栗大头跟栗嫂子安排好,便离开了,这顿饭是他们师兄妹给栗巧莺准备的,他们两口子来凑个热闹也就足够了。

“来!巧莺,十五了吧?栗婶子给你找婆家了吗?”大人一走,这些小伙子开始口无遮拦,也不管几个小姑娘瞪眼睛,直接朝栗巧莺开火。

栗巧莺秀眉一挑,斜了眼挑事的师兄,“你呢?十七了吧?啥时候成婚啊?”

师兄一噎,看向其他几人求助,结果其他几个完全坐在了观众席上,好戏刚开始,他们怎么会自己上台呢?

“都给我闭嘴!好好吃饭!我娘给我找什么人家,是我们家的事!吃饭都堵不上你们的嘴!”栗巧莺直翻白眼。

哎!简直是花钱找骂!

师兄弟几个攒点银子容易吗?大家出份子给寿星过生辰,一句不对就被骂了!不然怎么办?没瞧最能打的大海都被打趴下了吗?

大海却神游在外,满脑子都是找婆家,找婆家,找婆家……

她十五了吗?这么快就要嫁人了吗?那她嫁人了,我怎么办?想到这,大海一愣,不是她嫁不嫁人,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大海看了看满桌子的好菜,吃!吃饱了才能继续斗争!

杨家村此时也热闹非凡,今年雨水不错,不少人家都趁着这会开始嫁闺女娶媳妇,就连何莲叶也心动了,托了杨四婶给她儿子强生说亲。

这天到了初一,梁文元、刘十一、章小麦、何莲叶都来到了陶花家里,梁文元因早前送了一块花布,这回只带了三十个鸡蛋,说是给今天的酒席添个菜。

陶花没意见,笑呵呵得把四人请进了屋,就看刘十一带了一双红艳艳,绣着莲花的绣花鞋,五六个不同样式的肚兜,有喜鹊登枝、鸳鸯戏水、连年有余、多子石榴等图案,众人都看傻了,也终于相信最开始刘十一说自己会绣花,是千真万确。

“我曾经听有个什么词叫脚步生莲花?盼着你大闺女以后都是好日子,步步高升!”刘十一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忙活孩子这么些年,她终于有时间拾起了刺绣这门手艺。

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儿女读书认字都不行,想分家也没分成功……她再不找点事情做,日子是真的没滋没味啊!

何莲叶带了五斤棉花,这是她提前问好的,本来她想送一床被面的,但问了之后,决定送五斤棉花,不论是做被子或是褥子都够了,哪怕陶花想克扣,也很方便……

这明晃晃得说自家差棉花,不就是为了白得些棉花吗?谁家不种棉花呢?真不知道陶花克扣这点棉花有什么意义?何莲叶没为这点事情跟陶花拌嘴,总归是她的闺女!她自己都不疼,轮不到她何莲叶来疼吧?

章小麦带来的添妆最省事,是二十文钱,这也是她们几个妯娌商量好的,其他的什么东西一概不给,省的给了陶花克扣下来,反正老铁婶已经把这二十文钱的添妆说了出去,她们都不信陶花就那么厚脸皮,能全部扣下来装进自己的口袋?

还是刘十一聪明,这绣花鞋、肚兜,陶花总不能自己穿吧?给儿子也不合适吧?

梁文元很佩服刘十一送的礼!一想到她的那块花布她就心疼……

在屋里说了几句话,就听外面敲锣打鼓,紧接着便有炮仗噼里啪啦炸了起来……屋里的人纷纷挤了过来,都想看看这袁棉花家给什么聘礼?

袁棉花没让大家失望,跟着村里几个穿戴整齐的长辈,先是跟杨铁壶与老铁婶以及杨家村村长说说话,相互认了认,拱手行了个礼,接着便抬进来了聘礼。

先是四样糕点,因端午过去不久,袁棉花就准备了四个口味的粽子,红枣粽、红豆粽、花生芝麻粽以及黄米粽;

再是两斤蜂蜜,这是稀罕物,早些年根本见不到,也就是近几年没有战事,又太平,家家有点积蓄,山里的山民频繁出山,蜂蜜才渐渐多了起来;还有两斤各色糖果;

接着便是四套新衣裳、两朵头花、两床新被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二两聘银!

院子里的人,对这份贵重的聘礼,就没有不竖大拇指夸赞的!袁棉花家真是重视这个新儿媳啊!

陶花满面红光,死死盯着聘银,可还没等她下手,她婆婆老铁婶笑眯眯得从亲家手里接过去,揣到了自己身上。

陶花:……

那边杨老三看到自己娘揣好了聘银,放了心,瞪了眼陶花后,连忙跟老爹与兄弟去招呼亲家入席。

陶花被瞪得一缩脖子,想偷摸溜进闺女屋里把聘礼数一数,看看能留下多少,就被章小麦拽走了……

梁文元、何莲叶几人先是在灶房帮了帮忙,见差不多了,才入席吃了起来,看到陶花如今只认钱,不管闺女的样子,都摇头。

“我还当她闺女找了个好人家,改好了呢!”刘十一直翻白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