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船舱,他低声跟谢岩说:「你们要是狠不下心直接坏他前程,这时候就不要逼太紧。农家子考上举人的难度你我都知道,要麽把他摁死,要麽留一条後路。否则他找你们鱼死网破,你们谁都不值得。」
谢岩认真应下,放下行李,就去提醒季明烛冷静一些。
季明烛知道的,「我只是把他赶下船,不会再做什麽的。」
谢岩放心走了。
他此行带了两封信件,都是他师父给他的。一封是赶考路上拆,一封是抵达京城拆。
谢岩不听话,两封都拆了。
上路的这封信里洋洋洒洒写了两三页,都是讲当今圣上的处事风格丶翰林院几位学士喜好的文风。
乍一看都是拉家常,谢岩却看出来意思了。会试有标准答卷,有两种方式,一是从考生的答卷里选出优秀的,二是主考官亲笔答卷,以此做判卷标准。
这些年都是主考官答题,以他的答卷为标准,自然会有文风偏向。知道考官喜好很重要。
再是圣上的处事风格,可以定下策论的重心,是柔是刚,还是刚柔并济,是直言,还是规劝,都能有个选择。
学士好几个,主考官只有一个。要到京城再打听打听,看他们行踪,以此推断主考官是哪一位。
谢岩怔怔的。他没问过这些,没想到他师父给他写下来了。
他又看第二封信。第二封信开头就是骂他的,说就知道他会提前拆信,是个不老实的猴崽。
自觉跟猴子没有任何关系的谢岩:「……胡说。」
第二封信是第一封信的补充,骂完以後把他嘲笑了一遍。
「那些都是给你琢磨消遣的,真到考场,没谁说得准。保持平常心,能考就考,考不上就回来继续学,当我门下最没出息的学生。哎,一个小举人。你到京城,连你师兄们的门都进不去。」
谢岩:「……」
什麽高门大户。
他本想说他没空去,思绪一顿,又觉着必须要去。
这麽些有出息的师兄们,家里藏书一定很多吧。给他看几本,拿几本,再送他几本。这样他们家的书斋就有更多的好书了。陆杨会高兴的。
嗯……谢岩把信纸举起放下,左看右看,没有写地址。
他把信封拆了,从里面看见了一行小字。
「你还太嫩了。」
谢岩:「……」
他师父有这种心态,还能活个一百年。
他此行路上有得琢磨了。
什麽学士的文风丶圣上的作为,他全没想,都是琢磨怎麽找到这些师兄们。
已知崔二哥的大名,也知道他跟师父的关系,要麽先去崔二哥家里坐坐吧。他们约好了在京城见的。
京城,他来了!
第200章岁月的痕迹
过了元宵,家中开始筹备婚事。
陈桂枝手把手教陆柳,里里外外的,又是采买,又是布置,还要安排席面丶写帖子。
家里生意大了,摆酒设宴的事,就不纯粹是自家乐呵乐呵,还要多请些人来,以後别家办酒,也请他们去,来来往往的熟悉了,生意也兴旺了。
陆柳跟黎峰商量了数次,这次的喜宴算了,就自家办三桌酒,不请旁人了。
他们家来府城的时日太短,还没到可以互相登门吃喜酒的交情,以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