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当初气焰再如何嚣张,如今到底也升不起来了,整个人宛若丧家之犬。
他低着头不说话,李县令便哼笑一声。“既无话可说,那你可知罪?!”
王房还是不说话。
王房的沉默没能掀起什么波澜,到底人证物证俱在,他说与不说都不能改变最终的结果,日后也有的是让他开口的法子。
总之,李县令当下便让衙役将王房给押入了大牢中,雷厉风行地给此事结了案,退了堂。
等来了最后的结果,时易之的眉头也松动许多。
他与一般的商贾那般急着与县令攀谈的事情,而是阔步走出衙门,正对向了一众从乡下跟着入了县城围观的茶农。
高声道:“诸位,从前我对诸位允下的承诺仍旧作数,阳春此季的秋茶虽品质不如往年,但为了弥补诸位,今日之后送来的茶叶,时家仍以往年之价来收购。
“而前些日子以低价卖出的,可于明日到云山村附近的时家府宅门口领取差额。
“还望诸位今日回去之后,能将此事广为告知!”
阳春连绵了近一旬之久的雨还未停,雨水渐落天渐寒。
可对于阳春的茶农而言,今日却是好事一桩接着一桩、一件连着一件,可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好啊好啊,谢谢少爷,少爷是大好人啊!”
-“马上就去马上就去,少爷的大恩大德我们不会忘记的。”
-“日后我们所有的茶都卖给时家,不会再卖给别的人了!都认准时家!”
一众百姓应着闹着欢呼着,也不再久留,纷纷喜笑颜开地离开了此处,带着满腹惊喜与八卦脚步匆匆地开始往回赶。
不多时,围聚的人群就闹哄哄地散去了,衙门内外只冷清地剩下了寥寥几人。
时易之与广寒仙却还站立着未动,不知在等什么,只是任由潺潺雨声不停地落,绵绵凉风拂面过。
良久,直到外头一道热烈的吆喝声传入,才笨拙地惊醒了二人。
时易之抿了抿唇朝广寒仙走近,佯装镇静道:“寒,寒公子,我们回去罢。”接着,有些不自然地将手背在了身后。
不如此还好,一如此,就又令他想起了来时在马车上发生的事情。
倘使当时益才没唤他,或许……
或许他与寒公子就……
呀!
光天化日、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众目睽睽之下怎可想这些?!
不妥不妥,此行径实在不是君子所为,恐有唐突之嫌。
时易之还满脑子的之乎者也呢,与他不过一尺远的广寒仙就倏地凑近了,还莫名抬手用微凉的指尖戳了戳他的耳垂。
“时少爷,你的耳朵好红啊,也好烫。”指尖由戳改揉捻,“时少爷在想些什么?”
“轰”的重响,时易之的脑袋一片空白,被捻住的耳垂直接就烧了起来,什么动作都忘记了。
“没没没,没想些什么,我没想那些事……”半边身子都在发颤,说话也开始变得语无伦次。“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非礼勿视非礼勿想,我断不会想什么的……”
广寒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大发慈悲般松了手,但在收回去之前,又两指相扣轻轻地弹了一下。
“我可什么都没说呢,时少爷怎得如此慌张?”广寒仙抬了抬下巴,模样很是得意,一副勘破了真相但不明说的表情。“我又不会对时少爷如何。”
耳垂被放过的时易之大松一口气。
他自然不怕广寒仙对他做些什么,他是怕自己会情难自控地唐突了广寒仙。
不过这话也不好说,他就只能生硬地转开。“我,我们回去罢。”
“不回去。”广寒仙一口就回绝了。
时易之重新抬眸看去,就见广寒仙晃着脑袋慢慢地往檐外走。
许是见他没跟上,广寒仙回了个头,问:“时少爷难道不想请救命恩人,吃顿酒楼里的好饭吗?”
时易之恍然大悟,“是我的疏忽了。”
语罢,他喊了声站在马车旁一副非礼勿视模样的益才,接了一把油纸伞。
撑开后,步履匆匆地跟上即将被雨淋到的广寒仙,又趁着众人都没注意到的时候,抬手搓了搓尚且通红的耳朵。
广寒仙又摸他了。
--------------------
独处时候的小桂花:完了坏了发疯了,为什么他要牵我的手?为什么我不挣脱?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感觉?牵手牵手,这可是牵手了诶!
在易易面前的小桂花:戳戳少爷的手,揉揉少爷的耳垂,调戏调戏少爷这个人,假装非常有手段的厉害样子。
因为重点不在审案这些地方,所以就写得比较简单了,没有细讲,这样的。
明天休息一天好不好呀?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