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秦唐之好免费阅读 > 第457章(第1页)

第457章(第1页)

这些?年,大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繁华、富庶、安定了起来。周边许多国家之人都对大周心向往之。这是?武皇与?李令月领导有方的成果,也是?大臣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此时,这些?大臣们听说前?隋老兵的后?代拼命想?要重新回到大唐来,与?有荣焉。

不过,他们跟武皇想?法相同。回来可以,回来之前?,需要经过一番排查。这批人回归大唐之后?,究竟该是?什么章程,也得好好讨论?一下?。

一番准备工作颇为繁琐,等到这些?工作全部?做完,又是?一年过去了。

当边关那些?人终于被允许以唐人的身份踏上大唐的国土,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都是?听祖辈的故事长大的,在祖辈的描述中,曾经的大隋是?一个国力强大、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国家。可惜,在隋炀帝上位之后?,一切都毁了。

隋炀帝先征吐谷浑,又命人建运河、修龙舟,丝毫不顾民众的承受能力。

他征集大军三征高句丽,更是?直接将隋朝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第一次征战高句丽,隋炀帝就调派百万之众。原本隋军有着巨大优势,按理说,只要稳扎稳打,一个小小的高句丽,怎么也不至于拿不下?来。

可隋炀帝带着大军出征,一心想?要逞威风。他要求将领们不得擅自做主,必须听从他的指挥才能行动,这就大大延误了战机。一路上,隋炀帝更是?时有骚操作,弄得将士们苦不堪言。当大军抵达平壤之时,由于隋炀帝判断失误,隋军遭遇埋伏,最后?逃回去的兵卒仅仅只有数千人。

这些?刚刚归唐之人的先祖,就是?在第一次征战高句丽时逃走的。

根据那些?隋兵们的回忆,当初他们跟随隋炀帝出征之时,每天都有同胞在他们身边死?去,负责造船的人因为长期站在水中,下?半身生?了蛆。对于底层士兵来说,周围就像是?人间炼狱一般,看不到希望。

隋兵们不想?死?,更加不想?毫无意义地死?去,因此,他们选择了叛逃……

在逃亡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死?去。最终能够顺利逃出来的人,只是?极少数人。

这些?幸存者中,有一些?人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有一些?人则从此隐姓埋名,躲到边境线处,隐居了起来。

他们虽然一辈子都没再回过故土,但他们却反反复复地向子孙讲述着曾经的“开皇之治”,讲述那片富饶的土地,讲述他们在隋文帝治下?的衣食住行……

他们在边境线上的日子也不好过,时不时便?会被卷入战乱之中。正因为一日不如一日,往昔的治世在他们心中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这些?老兵们的子孙生?活在与?大唐交界之处。对于大唐的繁华富庶,他们也有所耳闻,只是?感触并不深刻。

直到他们踏入大唐的腹地,他们才深刻意识到,他们的先祖所言非虚。

华夏之地,果然美丽富饶。

如今统治着这片土地的王朝,更是?让这片土地绽放出了惊人的活力。

往后?,他们就是?唐人了。他们能过上先祖口中繁华富庶、路不拾遗的日子吗?

朝廷派了一名女外?交官来负责接待这些刚刚归唐的前隋士兵们的后代。

女官亲切的笑容,诚挚的态度,让这些新唐人心下稍安。

“往后,大家都是大唐人了,自当守望互助。如果你们生活上有什么难处,可以向负责管理你们的官员反应,他们会帮助你们。要是有人胆敢随意欺负你们,朝廷也不会放过他们!”

皇储对于?民生这一块儿十分看?重,由她一手栽培出来的女官们自然也是如此?。何况,女官们在大唐的土地改革中,已经见识到了民众的力?量,她们比任何人都明白,想要顺利地做成某件事,就要与民众站在一道?。

女官是带着物资来探视新唐人的,在安抚完这些新唐人之后,她就将物资分发给了这些新唐人。这些物资中,有粮食、布匹,有种?子、锄具,还有足够让他们度过几个月的大唐货币。

新唐人听着女官关切的话语,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分量,眼中一时竟有些湿润。

他们这些生活在边境线上的人,没有国籍、没有尊严,时常被欺负来欺负去?的。哪怕是一个小国的官吏,都敢对他们吆五喝六。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在大唐接纳他们之后,他们居然从大唐派来的官员这里,得到了尊重。

而且,大唐比他们想象中更加强大繁华。

这些新唐人不由开始感到庆幸,庆幸他们做出了一个明智的抉择,庆幸大唐愿意接纳他们。

当这些新唐人知道?,他们还有地可以分的时候,他们更是欣喜若狂,不住地称颂朝廷。

短短时间?内,在女官的帮助下,新归附的唐人就渐渐融入了大唐之中。无?论?是他们的生活质量,还是他们的精气神,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了起来。

周边地区的一些村落见了,不禁也有了些想法。既然他们的“邻居”能够成为唐人,他们能不能成为唐人呢?他们的村落与那些新唐人的村落挨得那么近,说不定他们的先祖也是华夏人逃难过来的呢?

大唐既然肯收了他们隔壁村,何不把他们一起给收了呢?

“大家回?去?都好好在咱们村里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我们是华夏人的后代。一旦找到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像隔壁村那些人一样,吃香的喝辣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