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还有心情开了个玩笑:“——就当送给社新部的见面礼了。”
-
三日後。
温知语以“边赞酒店性强制事件”受害人的身份,接受北城时报社会新闻纪实采访。
地点就在北城时报办公楼。
为了获取更详尽的信息,采访问题涉及从温知语在那天酒店的进行采访之前对边赞的印象丶感觉,以及在酒店见面时所发生的经过等等,受访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免要陷入事故发生当时的回忆,这对于当事人来说,其实是有点残忍的事情。
但温知语神色波动不算大,整个采访将近一个小时,她对于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认真细致,平静也冷静。
与其说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她更像是工作中的状态。
最後一个问题问完,一切结束。
“辛苦了。”
杨功从对面的椅子站起身,他是温知语在北城时报实习那会儿带她的人,当初以一己之力揭露了弱势群体信息泄露问题,对有关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能力很强,比温知语大不到一轮,算她的半个老师。
当时温知语实习转正却临时被调走,杨功直接问到领导面前,知道事情的经过,所以这会儿他什麽都没说,只是笑了笑,伸出手给她,道:“没想到还能一起共事,欢迎回来。”
温知语伸手和他握了一下,也笑:“又要给你添麻烦了,杨哥。”
次日早上,一则名为“与‘边赞事件’受害者的对话”的新闻报道一经发表,在一小时内就登上了热搜。
这段时间以来与边赞相关的爆料热度一直高踞不下,引发一切事件的导火索就是那天晚上在安娜酒店到底发生了什麽,受害者在这个时候选择站出来,立即引起了大量的关注,所媒体平台营销号疯狂转发,仅半天的时间就传遍了全网。
有了前段时间各大黑料的铺垫,大多数人对受害人都深表怜悯。不过,对此表示怀疑的也不少,站出来表示质疑——既然是当事人,为什麽当时不站出来,反而在热度即将下去的现在,突然冒了出来。
负面的情绪往往要极端得多,评论底下成片的谩骂文字恍若化为最锋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尽数刺向了采访报道中的“温小姐”。
好在屏幕外的温小姐做出决定前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对那些是好是坏的言论也不太所谓,所以这会儿压根没看手机。
-
周五下午,温知语回muse收拾东西。
她即将调任的通知在昨天已经公告下发了下来,公司没人能想到她会突然提出调职申请,惊讶过後难免失落——这麽勤奋实干又有能力的小姑娘,谁都不太舍得。
这会儿看见她来,纷纷过来与她道别。
乔佳难过地说:“知语,你就这麽走了,以後我去哪找这个靠谱又漂亮的搭档啊,真不想干了啊我。”
“没事,”温知语逗她:“拜拜就拜拜了,说不定下一个更乖呢。”
乔佳默默帮她收拾东西,她是真的舍不得她。
这会儿还没到下班时间,温知语的调任手续已经提交完毕,收拾完东西就可以直接走了,乔佳送她下楼,一起搭档两年多,两个人都挺舍不得对方的,在旁边的咖啡店坐了会儿,温知语请乔佳喝咖啡,又给她点了个小蛋糕。
乔佳垂头丧气地搅动着杯子里的拿铁,叹了口气:“唉,一想到下周上班就看不见你了,我就感觉好难受,都想跟你一起去总部了。”
乔佳其实对时尚圈很感兴趣,所以在muse挺如鱼得水的,温知语知道她这会儿情绪上头,轻笑了下:“可别,那天我去见欣姐,感觉她看我的眼神像是以为我脑子不好。”
“哈哈哈哈。。。。。。”
乔佳被她逗笑了,“欣姐以前就是干社新记者上来的,那些辛苦她都经历过,肯定劝你了吧。”
温知语也笑,点头。
笑声渐缓,两个人坐着闲聊了会儿天,一杯咖啡喝完,再不舍得也要告别。
温知语约的车还没到,乔佳陪她站路边等。
社新部是北城时报的王牌部门,不是说调任就能调的,那则报道乔佳也看到了,欲言又止地看了会儿温知语,轻声开口:“知语,我能问问你,为什麽一定要调回社新部吗?”
从入职起她们两个就是搭档,两年的相处不长不短。
在乔佳看来,温知语优秀漂亮丶情绪稳定,这样的人在哪儿都自带着光芒,就连乔佳和她共事这麽久,有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多看她几眼。
但不知道为什麽,有时候温知语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会让人莫名感到一种很难说清的孤寂感,偶尔也会从她那双好看的眼睛深处窥见几分若有似无的悲伤,仿佛她的情绪稳定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不抱有希望丶因为她习惯了所有不好的结果。
有故事感的人往往会染上一种破碎的美感,无形中更惹人注目,但她的边界感很明显,所以温和平静,却也有一种很淡的疏离。
闻言,温知语抱箱子的动作顿了一下,乔佳很快说:“你要是不想说的话也没关系。”
“没事。”
温知语笑了笑,笑容有些淡,缓声说:“我前段时间遇见了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她让我想到了以前接触过的一些东西,决定调回去,可能是因为……我现在有很想知道的事情。”
——比如安琪後腰的那条疤。
和温知语十五岁到十七岁期间,那七次骨髓自愿捐赠的手术。
安琪与廖先生肾脏完全匹配,所以在被廖家收养数年之後,身为养女的她,自愿为患尿毒症的廖先生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而另一边,温知语被方家收养後,与抵抗力缺陷的方屿骨髓匹配度也近乎完美,所以尽管捐赠年龄并不相符,温知语前後还是做了很多次自愿捐赠手术。
十多年前孤儿院两个年幼的小女孩被心善的人家前後收养,她们当时没有来得及道别,但彼此都留给对方最好的祝愿。
如今当初的两个女孩已经长大。
偶然的一天遇见,分隔多年,她们却在某种方面,意外有了重合的经历。
她想知道。
是不是。
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