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寿圣节(四)
晴柔执起笔墨,在一封请柬上写上“程氏”二字,不一会儿,她拿起竹筒。
一阵愉快地鼓声响起。
晴柔看着第五页册子的内容:程氏名籍,许州人,家中嫡长子,妹妹有二,年二十一,其父程润禾,字瑞泽,汝州襄城县主薄,国朝安武军节度使,程魏国公曾孙。
程魏国公,单名勘。
治平二年八月二十日汴京玉津园,申时,程氏已收割四分田的水稻。酉时,程郎已收割一亩水稻。大捆水稻捆扎整齐,王氏帮忙。小捆水稻部分捆扎整齐,未捆扎水稻摆放整齐,程氏所为。程氏熟悉农具,在王氏的帮助下学习了捆扎水稻,程氏仅在休息时与郭郎闲聊。
玉津园龚大夫面诊程氏,程氏身体健康。一菜一汤厨艺小试,程氏不会下厨。王氏无偿教程氏下厨。
治平二年九月八日汴京东福田院,程氏敬老簪花,以礼相待。程氏教院内孩童唱《千字文》,孩童很喜欢。
富枢密在玉津园教授六位郎君搭建军帐,程氏搭建成功。
治平二年九月九日汴京玉津园,契丹刘使者讲学契丹礼节与习俗,程氏认真倾听。
程籍双手拿着竹筒说道:“德宁公主,不才姓程。请问德宁公主的尊名应当如何称呼呢?”
晴柔双手拿着竹筒回道:“小女子叫晴柔。”
程籍问道:“德宁公主此刻是站着讲话的吗?”
晴柔回道:“小女子此刻是坐着的。”
程籍说道:“久坐伤脾,劳烦德宁公主起身略站一会儿,这样对身体好。”
晴柔回道:“俞。”晴柔放下册子,站直身子。
程籍问道:“德宁公主,程某方才瞧见墙上挂着一幅《百事吉图》,程某看到柏树枝,想到了一则治烫伤的药方,将新鲜的柏树叶捣烂,敷在身体烫伤的部位,可以缓解疼痛。”
晴柔问道:“程郎是医者吗?”
程籍回道:“程某不是。”
晴柔问道:“程郎为何要将这烫伤的方子说与小女子听呢?”
程籍回道:“程某去年八月和其他五位郎君在玉津园收水稻,下厨做菜。程某不擅庖厨,程某见郭郎,王郎会炒菜,就向他们讨教做菜方法,因郭郎做菜不放盐,程某无法接受,遂向王郎讨教。程某学炒菜时,手背被烫伤了,玉津园的大夫就告诉程某这一则药方,程某试过,效果很好。程某家里有两个妹妹,程某想到她们在厨房忙活,端碗吃饭,使用烛火时,人容易被烫伤。这就是程某告知德宁公主药方的原因。”
晴柔回道:“虽然小女子很少下厨,但是柏树离小女子住的地方很近,程郎的药方小女子记下了!多谢程郎!”
程籍回道:“德宁公主不必客气。”
程籍问道:“程某闻到礼房中有梅花的香味,德宁公主是喜欢梅花吗?”
晴柔回道:“小女子欣赏梅花。程郎喜欢梅花吗?”
程籍说道:“程某喜欢荷花。在程某的家乡,只要是有河水的地方,就有荷花。”
晴柔回道:“荷花也是小女子最喜欢的花。”
程籍问道:“德宁公主,你愿意与程某对一句唐诗吗?此诗与荷花有关。”
晴柔回道:“小女子愿意一试。”
程籍说道:“世间花叶不相伦。”
晴柔思考了一会儿,回道:“花入金盆叶作尘。此诗是玉溪生的《赠荷花》,母亲喜欢此诗,第三句与第四句最有名,程郎为何不与小女子对名句呢?是因为程郎避讳仁宗皇帝名字的原因吗?”
程籍说道:“正是。”
程籍问道:“倘若德宁公主看到喜欢的荷花,会将它摘下来吗?”
晴柔回道:“唐朝有位诗人说,草木有本心。世上的花草,即便小女子喜欢,小女子也不会主动攀折。程郎呢?你会摘下喜欢的花朵吗?”
程籍回道:“程某也不会去攀折它们。”
程籍问道:“德宁公主知道方胜纹的寓意吗?”
晴柔回道:“小女子知道。”
程籍说道:“因程某家中的妹妹都会女工,所以程某略知方胜纹。程某认为,世间最美好的纹样,便是方胜纹了,程某也喜欢它的寓意,吉祥如意,好事成双,永不分离。程某若是娶妻,便会与妻子永不分离。”
晴柔说道:“方才程郎说了玉溪生的诗,又说了方胜纹,程郎来汴京之前,可是像玉溪生一样,有喜欢的女子呢?”
程籍脸红说道:“非也,非也,程某来汴京之前,没有喜欢的女子。”
晴柔开心说道:“既如此,小女子期待下一次与程郎的谈话。若在下次谈话时,程郎喜欢小女子,不妨将《赠荷花》第四句最后二字改成‘方胜’如何?”
程籍回道:“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