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若不放心,待孩子出生,若是男孩,朕当即封他为长平侯世子。”刘彻觉得,好的东西应该留给他的外甥。至于卫青别的儿子,不在刘彻的考虑范围之内。
“陛下,论长论嫡,若家宅不宁,必祸起萧墙。陛下,我无意挑起卫氏争端。若非卫青这些日子太过消沉,我也不会要这个孩子。”平阳公主如今考虑的是卫青,纵然连卫青自己在内,都并不认为应该现在把未来长平侯的位置定下。
刘彻一愣,自然想起平阳公主在多年前拒绝生孩子的事,那个时候平阳公主的拒绝是真心实意,如今和卫青孕有孩子,其实刘彻稍松一口气。
“冠军侯之死对卫青的打击很大,加上,陛下是不可能再让卫青出征上战场,卫青没了主心骨,纵然是我,也不过是让他不至于心死。陛下,用人以尽,卫青尽忠尽职,不该落得一个家宅不宁的下场。让天下人笑话。”平阳公主跟刘彻之间没有不可说的。
刘彻面上有些讪讪,又想平阳公主不是外人,他们姐弟之间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白了挺好的,总是比相互猜忌要好。
“陛下,若卫青无错,无不忠于陛下之举,当得善终。况且,德不配位,必有馀殃。卫青既为大汉的英雄,代表了无数人的希望,也作为无数人的榜样。卫青的存在,袭长平侯之位,也寄以无数人的厚望。我不过是将这一份厚望交到别人那里,不让我的孩子承担更多罢了。陛下,我也并非全然好心。”平阳公主何许人,对于利弊得失自然能够权衡,无论如何,她不会吃亏。
刘彻哑然。没办法,平阳公主已经说得过于清楚明白。
一时之间,刘彻亮起卫青呈上的折子道:“如此,何时阿姐胎稳,天下皆知阿姐有孕,朕就下诏。”
不得不说,刘彻寻的这个时机,让平阳公主挑不出半点刺。
是啊,刘彻是知道平阳公主有孕不假,别个的人不知道。
不知道,待来日平阳公主有孕一事传出去,怕是会有人想多,以为随着平阳公主有孕一事,这样一份诏书恐怕再生变故。
既如此,何妨再等一等。
“谢陛下。”刘彻有心为平阳公主操心,平阳公主岂有不谢的道理。感激无比的道谢。
“朕与阿姐之间,何须道外。阿姐有孕,泰山封禅一事,阿姐是不会去了。卫青,怕是也不会愿意离阿姐左右。”刘彻这就准备前往泰山封禅一事,本来是让平阳公主和卫青都一道去的,如今这情况,如何能去。
“昭告天地神灵,以令天下知陛下之功,上苍会保佑陛下,也会保佑我们大汉。”平阳公主别管去不去,好听的话是不会少,同刘彻道来,刘彻开怀大笑,“朕希望阿姐和大将军之子,既能如阿姐一般聪慧,也能如大将军一般成为大汉的良将。”
平阳公主马上道:“陛下莫期望太高,我所求,孩子平安康健就是。剩下的,不多求。世间如卫青之良将,大汉独一个卫青。岂敢求子肖于父。我嘛,亦然。阿襄也并不像我。”
有先例在,平阳公主一番道话,叫刘彻无可反驳,打量平阳公主的神态,刘彻道:“总觉得阿姐在对孩子的事情上分外的豁达。我原以为阿姐想通了,怀上这个孩子,也对这个孩子寄以厚望。”
“健康平安难道不是厚望?”这个世道,养个孩子不容易,健康平安何其不易。
刘彻一时语塞,想说这样的想法实在称不上。
观平阳公主一脸认真,显然是一副不好意思,我就是这麽想,不打算改的态度,刘彻不得不把好些话咽了回去。
有平阳公主出面,此事便就此定下。
平阳公主自此在府上静养,看着平日拿剑的卫青,学起木工,亲自给孩子做玩具,男的女的,各种各样都有。
由此让平阳公主想起卫青送她的簪子,由卫青亲手雕的簪子。
让平阳公主没有想到的是,她正想卫青雕簪子的事,结果当天又收到了礼物。
卫青拿着一个小木雕递到平阳公主面前,“公主可喜欢。”
木雕呢,雕的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拿在手里,抚过笑了,举起比划问:“雕得像吗?”
问的是一旁伺候的人。
“像,像极了。大将军的手真巧。”一阵拍马屁的附和声。
平阳公主想到就在她的眼皮底下,她倒是没有发现卫青的小动作,他还偷偷的雕刻起她来了。
“喜欢。”平阳公主偎入卫青的怀里,轻声的告诉卫青,一个眼神扫过旁边的侍女。
都是伺候平阳公主多年的老人,乖巧的退出去。
卫青听着平阳公主吐露的喜欢二字,心尖止不住的颤抖,似是平阳公主所说的喜欢,是喜欢他。
卫青压抑不住的欢喜,想要亲吻过平阳公主,又想起平阳公主有孕在身,不能胡来。
虽然他想跟平阳公主在一起,也要顾忌,他盼了多年的孩子,终于有了,他比谁都要小心。
只是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在卫青犹豫时,柔软的唇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