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净界法师楞严经讲解3 > 第二讲(第2页)

第二讲(第2页)

丙一、标闻说时处

先我们看第一部分的“序分”。

序分分成两段:第一段是通序,第二段是别序。

通序的“通”,意为它是通于一切经典的。我们讲六种成就,就是以六种成就来生起大家的信心,叫作证信序,以这六种成就来证明本经的真实性。

第二个是别序,就是别于一切经典的,又叫作起序,就是说明一部经它起的因缘,从起的因缘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法门它所对治的问题在哪里,叫起序。

先我们看“通序”。

通序,蕅益大师将它分成两段:第一段是“标闻说时处”,第二段“引大同闻”。先说明本经的说法的时间跟处所。

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这里标出了六种成就里面的五种成就。

先这个“如是”是一个信成就。

“如是”在古代的印度表示信顺。当我们对这样的道理表示相信、表示随顺,我们就说:哦,如是!假设你不能够相信、随顺,你就说:不如是!这是一个印度的口语。佛陀使令阿难尊者在结集经典的时候,每一部经都加一个“如是”,这当中有一层很深的意思。古德说:为什么佛陀要使令所有的经典都加一个“如是”呢?因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也就是说,我们受持经典之所以能够产生一个灭恶生善的功德,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产生了信心,由信心而产生精进,由精进产生正念,最后产生智慧。假设我们刚开始是没有信心的,生起怀疑的心来受持这个经典,那么这些文字跑到我们心中,完全不能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刚开始在受持经典的时候,加上一个“如是”,就是昭告所有的佛弟子:你要赶快把信心生起来!就是在受持经典、看到“如是”的时候,使令佛弟子生起恭敬的信心,以下的经文,才能够对我们产生“五根”的效果。所以,佛陀的慈悲心,使令阿难尊者在经典之前加一个“如是”,就是先建立信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闻”。“我”指的是阿难尊者。“我闻”是什么意思呢?

“我闻”就是阿难尊者依止耳根而动耳识,来听闻《楞严经》。为什么要标出“我闻”表示闻成就呢?古德的注解当中说,这里标出“我闻”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佛法是有本之学,不同于外道是无本。你看外道他创造一个思想出来,是没有根本,胡说八道。他的老师在打坐,突然看到一只飞鸟飞过去,他就讲出一个思想;他在打坐得到禅定,看到一只牛死了以后生天,他又创造一个思想出来,完全没有传承。佛法是重视传承的。“我闻”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以佛为师、以人作师;佛灭度以后是以法作师。

所以你看佛陀要灭度前,弟子们哭得很伤心。佛陀说你们不要哭,我讲一个道理给你们听听看。佛陀说:有很多病人,医生就给大家开药,医生在的时候你要是不吃药,你的病还是不会好;医生不在,你要愿意吃药,你的病照样好。所以你病好不好,跟医生在不在没有关系。你要肯吃药,医生不在,你照样好。所以以法为师是根本。我这个医生虽然不在了,但是我药都留给你们了:这个药对治什么病——这个药是加强善法;这个药是灭除罪恶。都开得很清楚了。

“我闻”是表示法门的传承。佛陀灭度以后,法法相传,也就是说这以下的经典、以下的道理,不是我阿难尊者自己明的,我是有传承的。是怎么来的呢?我听闻佛陀的说法而来的。表示这个法法的相传,有本之学。这是第一层道理。

第二层道理,为什么讲“我闻”呢?就是说,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以闻慧作根本。我们的智慧大部分是听闻而来的,靠耳根听闻而来的,以闻慧作根本而产生思慧,最后产生修慧。所以标出了“我闻”,是这个道理。

“一时”。这个“时”表示时成就——时间。

当然,时间是很复杂的。佛在世的时候,有天人来听经,有鬼神来听经,有人道来听经。每一个人的时间相貌不一样。你看,四天王一昼夜,人间五十年。所以这个时间没有标准。怎么办?只能说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在机感相应的时候,众生的根机成熟了,招感佛陀的说法。就是在那个时候,就在大家集会的时候、就在阿难尊者托钵遇到障碍的时候,就在那个时候。这个就是“一时”。

“佛”。这个是主成就。这个法是谁宣说的?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陀。这个法的根源很重要。比如这是阿罗汉宣说的,我们会觉得:哦!这阿罗汉智慧不圆满,可能有问题。而这以下的法门是从一个彻底觉悟、彻底没有颠倒的那个清净明了的心动出来的。就是这个法——你从什么地方来?是从佛陀的心中动出来,那这个法是完全不颠倒的。所以,是谁宣说的也很重要。

“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这是讲说法的处所。是在什么地方宣说的?是在室罗筏城。室罗筏城是波斯匿王所在的憍萨罗国的都城。憍萨罗国,它的都叫作室罗筏城。这个地方有一个精舍,叫只桓精舍。这个“只桓精舍”我们解释一下:

当时在憍萨罗国有一个长老,叫须达多长老。他是一个大富长者。他学佛以后就想,其他的国家都有一些精舍,我们国家都没有一个比较圆满的精舍来请佛陀说法。所以,他就积极地要去找一个地方来供佛及僧。他找到了波斯匿王的太子,叫只陀太子。他觉得太子的精舍环境很优雅,他就想跟太子买下这个花园,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只陀太子说:“我这花园是自己要用的,不能卖的”。须达多长者说:“你只要出个价钱,我一定买。”非常的坚定。后来,只陀太子不得已,就出一个难题说:“那这样吧,我知道你很有钱,你要是有办法把我整个花园用黄金铺地,我就把这个花园卖给你。”须达多长者说:“好!就这样。”只陀太子很紧张,他说:“你怎么那么大的心呢?你到底买这个精舍干什么呢?”须达多长者说:“我把它买下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来说法。”他这个时候赞叹佛陀的功德。

只陀太子听了以后深受感动,他说:“这样好了,长者,这个花园你出一半,我出一半,我们两个共同供养佛陀跟大众师,这个功德我们一起做。”须达多长者说:“不行!你已经卖给我了,这个功德我要一个人做。”太子说:“那我卖给你,是卖给你大地啊。这里有很多树,你树也不能黄金铺地。这样好了,地上你盖很多的房子,盖很多精舍这个算你的,树木算我供养的。”最后的结果叫作“只桓精舍”,“桓”就是树木。就是这个精舍是只陀太子供养树木、须达多长者盖了很多很多的精舍,所以叫作只桓精舍,是这样子因缘而来的。室罗筏城另外一个名称叫舍卫国。佛陀就在这个憍萨罗国的都城,舍卫国的只桓精舍,来说这个《楞严经》的法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说明五种成就。

丙二、引大众同闻分三:丁一、声闻众。丁二、缘觉众。丁三、菩萨众。

丁一、声闻众分三:戊一、示类标数。戊二、显位叹德。戊三、列上名。

戊一、示类标数

第二段:引大众同闻。其中分为三段:第一段声闻众,第二段缘觉众,第三个菩萨众。前面是说明说法的时间处所,这个地方是说明参加《楞严经》法会的大众。

先看出家众——声闻众就是出家众。有三段:第一、示类标数。第二、显位叹德。第三、列上名。我们先指示他的类别,标出他的数目。

看经文: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陀在说法的时候,是有很多很多出家众跟在旁边的。这些出家众叫作大比丘众。为什么比丘的前面加一个“大”字呢?这个“大”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广大的意思;第二个是殊胜的意思,就是这个比丘他内心的功德本质上是殊胜的,在量上是广大的,质胜量广叫作大。怎么说呢?就是从他自利的功德来说,这个比丘不但是具足持戒,他还成就种种的定慧,有禅定跟智慧,所以叫作大。第二个,从利他的功德来说,这些比丘能够从佛转轮广利人天,他能够去转四谛法轮来利益人天,他有利他的功德,所以也叫作大。这是标出他的类别,以下标出他的相貌。

“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标出他的常随众。其实佛陀度化的弟子不只一千二百五十人,但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经常跟随佛陀。佛陀到憍萨罗国,他也跟去;佛陀到另外哪一个国家,他也跟去。就是这个僧团是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的。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怎么算呢?最早佛陀度的是鹿野苑的五比丘,就五个;然后接下来是耶舍长者子,他的师徒五十个;三迦叶的师徒有一千个;舍利弗尊者的师徒一百个;目犍连尊者的师徒一百个。所以实际上加起来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简单地说叫作“千二百五十人”。

常随众——古德的注解说:佛陀最初度化的这些一千二百五十人弟子都是修学外道的,修九十六种外道。因为他们过去勤苦无德——勤苦修学都没有什么功德,蒙佛教化以后,感恩佛陀,常随佛边来报答佛陀的恩惠,所以他们都没有离开佛陀,即使证得阿罗汉果,都没有到其他地方去游化,就跟着佛陀旁边,构成了所谓的常随众。这些人当然也参加了这个法会。这是说明出家众的数目跟他的类别。

戊二、显位叹德

【第二讲:图二在评论区】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这些大比丘,先我们显现他的阶位,其次再赞叹他的功德。

这些比丘都是内心是无漏的。“漏”的意思是说:就像一个器具,它的底部有破洞,我们把水加上去,水不能保持在器具里,漏失出去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心中有见思烦恼,我们就会去造业,使令我们这个生命体流落在三界流转。无漏,就是他的心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漏失。烦恼就是漏失。大阿罗汉,翻成中文有三层意思:第一个是应供,第二个是杀贼,第三个是无生。

我们先谈比丘的三层意思:

第一个是乞士。在因地的时候叫乞士,就是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资色身。所以我们一般的比丘只能叫乞士。我们还要向人家来乞讨,得到居士的怜悯,才能够滋养色身。身为阿罗汉,他有无漏的戒定慧,叫作应供,他应该得到人天的供养,他是应该得到的。我们得到饮食,其实不是应该得到的,我们是乞讨。

第二个,杀贼,比丘的因地叫破恶。我们有时候依止佛法来对治烦恼,但是这样子不能讲杀贼,因为你没有把贼杀掉,只能够叫作对治烦恼。阿罗汉是把整个烦恼贼全部杀死。因为他从根本拔除,叫杀贼。

第三个,无生,因地上比丘叫作怖魔,就是一个人他登坛受比丘戒,白四羯磨已竟的时候,得到比丘的戒体,鬼神就开始惊怖,开始呼喊:这个世间上又多出一个比丘了,又多出一个修学正法的人了,以后他会把这个法再弘扬下去。鬼神一直传传,从地行罗刹,慢慢传到诸天,最后传到魔王的耳朵。魔王听到以后感到非常的恐怖,因为他知道邪不胜正,他知道他的邪法将接受挑战。身为一个魔王,他希望大家都在三界流转,大家都能够安住在邪法当中,安住在妄想当中,让生死永远不要断绝,这是最好的。但是当有人受了比丘戒以后,魔王感到惊怖,因为他的邪法即将受到破坏,生死的人数将减少,涅盘会增加。所以比丘因地叫怖魔。在果地上叫无生,就是阿罗汉他这一期生命死掉以后,没有下一个生命,他生命到此为止了,他不再受生了。这就是心中没有漏失的大阿罗汉,一个具足了无生、杀贼、应供三种功德的阿罗汉。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问题?今天的经文有没有问题?我们在研究《楞严经》,诸位最好你的进度要跟得上,就是大概上到哪里,你就要把它复习。因为它的经文是一个非常紧密的结构,它前面会影响到后面,尤其前面在建立观念的部分,你要没有建立起来,后面就听不懂,而且你要去思惟,你要静静地思惟,这个法门你要很静很静地向内去思惟,向你的内心世界去思惟,就对了,不要向外。你越往内心的深处思惟,越能够找到本经的真理。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dududu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