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简介 > 番外3(第3页)

番外3(第3页)

这是本朝第一位成亲的皇子,婚礼办得十分热闹隆重。康熙带着人,亲自到了贝勒府给大儿子主婚。

成婚后,大阿哥正式从宫里搬出去,在兵部领了差事,开始上朝上衙,担负起养家的重

担。太子也到六部任行走,熟悉各部门的政务。

但有一件事,令大家都没料到,那就是皇子成婚了、办差了,也免不了读书的差事。康熙奉行“活到老学到老”,依旧隔三岔五的检查两位成年阿哥的学业,尤其是胤禔,担心他成亲后陷入温柔乡,荒废学业,康熙让他的授课老师住进贝勒府,督促儿子学习。

康熙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太子处理政务,太子本就聪慧,很快处理奏折就得心应手,面对朝堂上那些老油条,也能耍打太极。

康熙很是欣慰,盘算着等太子成亲了,他就把国事丢给太子,自己要去关外巡视。

这几年,玉蜀黍和番薯还有仙稻,反复试验改进,终于产量稳定下来。今年,康熙开始在各省各府推广种植这几种庄稼。

直隶、山西等地离得近,他会在闲暇时骑着马出来查看,但关外太远,只能通过奏报来了解情况。

他是没法完全相信奏报的,他想亲自去看看。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六月,临近太子的婚期。

储君成亲,可不只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更是国事,其规格远比普通皇子的婚礼更为隆重气派。在外的大臣都上了奏表祝贺,番邦属国亦派了使臣亲自入京祝贺。

太子和太子妃在太和殿举行了盛大的婚宴,随后宴请百官。

另外,太子成亲,天下免税一年。

民间的百姓都很高兴,恨不得太子能多成亲几回。听到这话,太

子哭笑不得,他多成几次亲,那可不是好事,太子妃好生生的,他怎么可能再成亲呢?

虽然成亲才几日,但他感受到太子妃是个不错的姑娘。他希望可以和她一起白首偕老,享受天伦之乐。

太子成亲后,便意味着正式成为大人。康熙放心的将大半朝政交给他,自个多了些时光消遣养生。

七月份,康熙出宫,北上巡察。

畅春园里的京西稻已经成熟了,不知道关外那边成熟了没?产量会不会减少?

京西稻,便是他给仙稻重新取的名字。

蓁蓁和小阿哥们还从未到过北方,不曾见过真正的家乡,是以这一回康熙北巡,也将这几人一齐带上了。

如今还是三伏天,京城里闷热难耐,但一出关,天气就凉爽不少,京城里穿纱衣都觉得热,在这边得穿单衣,早晚时分,甚至需要穿两件。真是神奇的气候。

北巡的第一个站是旧都盛京,这里有太组、太宗皇帝的陵寝,还有历代先祖的陵寝,众人自然要去拜祭的。

随后才是去田里查看稻子的收成。

接待康熙的官员很兴奋,他从未想到这片土地上居然也能种稻子,尽管这些稻子跟江南的比起来,显得很瘦弱、稻穗儿很少,但他依旧两眼泛光,满脸通红。

这地儿的老百姓能吃上自个种的大米饭了呀!多一种粮食,就多一分存活的希望。

他虽不是关外的人,但身为父母官,在此地任职三四年了,对

这方百姓也是有感情的,希望他们日子能越来越好。

康熙对巡视的结果很满意,京西稻能在这里挂穗成熟,虽不如关内产量高,但这毕竟是第一年,以后肯定会越种越好的。

至少,如今的关外是可以种稻谷的,这一点就是极大的进步。

这在过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对他,是一个功绩,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实实在在的恩惠。

接待的官员跟田里收割稻子的百姓说,康熙是这京西稻的发现和推广者,百姓们立即跪下真诚道谢,走的时候还有人拉起了横幅、敲起了锣鼓,甚至有人送了自家采摘的菌子和干肉。

康熙虽吃过山珍海味,但还从未受到过百姓这般热情的馈赠,叫人收下了部分,才跟人笑着挥手道别。

都已经到了北边,康熙干脆继续往北走,一直到了边境,瑷珲城。此处是与罗刹国的交界处,最是容易发生摩擦的地方。以往确实多,自从他把施琅调到这,增加了驻防的兵力,罗刹人便不敢再来犯。

但他不敢放松警惕,仍是心存戒备。准噶尔在西北能发展得那么好,就是少不了这些罗刹人的煽动。

他去慰问了驻防的将士,检阅了他们的战斗力,又给了诸多赏赐,这才离开。

从关外回到京城时,已经是九月尾了。

康熙才从北边回来,身心俱疲,遂将木兰秋狝的事儿交给太子主持。

等太子从木兰围场回来时,已经是

十一月初,宫里又要准备过年了。

除夕晚宴上,倒是得了两个好消息,太子妃和大福晋都有了身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