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红二十五军为什么不随四方军长征 > 45(第1页)

45(第1页)

45

花山寨周洼小村的村头,有一座由原来祠堂改建的小学,红军在时学校就叫列宁小学,红军走后国民党政府会立马把它改成中山小学,如此反复数次,由此可见大别山革命的反复与不易。

这天夜里,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其中的一间教室内召开了省委第十四次常委会会议,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史称“花山寨会议”。

会议室内,几盏油灯“呼呼呼”地冒着黑烟,鄂豫皖省委的几位常委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戴季英和郑位三围坐在用高低长短不一的课桌临时搭建的会议桌前。

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子开会,是因为这个村子南北两面有山,易守难攻。村西有天然屏障花山湖,村东是平坦但灌满水的农田,里面种有稻谷,只有一条田埂通入村子。尤其是村南的“犁铧山”与净居寺的“牛头山”相连,绵延起伏,进能攻,退能守,是个不可多得的理想休整之所。

开会时,部队分别驻扎在花山寨顶及其周围的周洼、梅洼、潘湾、寨店、兰湾等几个村庄内,近三千名红军担当警卫,保卫会议会场,防止敌人突然来袭。

会上,徐宝珊首先传达了刚刚收到的两份中央文件的精神。在军事训令里,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形势进行了分析,核心内容:“省委当前的任务,在于保全我们的活力,保全我们的队伍,去创造新的苏区,新的根据地。整理、锻炼和强固我们的力量,创造新的主力红军。同时,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恢复原有苏区而斗争。这是在目前形势下唯一正确的路线。”训令中还说:“再固执‘死守’,是只有牺牲我们的干部,牺牲我们的活力,必至完全葬送我们的事业。”

训令还明确提出:“关于新的地区的选择,原则上应注意下列的条件:一是敌人力量比较薄弱;二是群众中革命的影响较大,或者群众比较容易为我们所争取;三是地形有利于我们防御和作战,粮食和一般物质条件较丰厚。应根据这一原则及中革军委的军事指令以及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形势,去做适当的决定和行动。”

紧接着,徐宝珊又传达了程子华带来的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口头指示,大意是要求红二十五军主力作战略转移,择机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减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同时也使主力红军得到发展,留下部分武装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并借此保存住鄂豫皖这块老根据地。

无论是中央训令,还是中央领导的指示,都为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际上关于战略转移问题,半年多来每次省委会议都有人提出,但要下决心放弃这块经营了这么久,那么多人为之牺牲的根据地,鄂豫皖省委的这些人在感情上又是那样的难以接受。现在好了,有了中央指示,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花山寨会议总结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两年来的斗争经验,讨论了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与会者一致认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虽然进行了极其英勇艰苦的斗争,但是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已被敌人严重摧残,当前敌我力量过于悬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严重局面在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在边沿地区恢复老根据地与开辟新根据地,经过朱堂店和陶家河两地区的尝试,成效都不大;虽然红二十五军还能够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但是本身已不易得到更大发展,难以恢复和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在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红军得不到人力物力的补充,将会继续削弱以至被消灭。因此,会议一致同意红二十五军转移出去,创建新的根据地。转移必须轻装,减少不必要的辎重挑担。至于转移方向,与会者一致认为向东、南、北都不合适,只有向西比较容易发展。

最后甚至具体到行前安置不能随军行动的伤病员,以及给每名战士准备三天干粮、两双草鞋等转移细节。

煤油灯下,几个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场气氛时而严肃紧张,时而笑逐颜开。

中途,有警卫战士送进去热腾腾的面鱼子。也许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家突然轻松下来的缘故,几个人胃口大开,吃罢一锅后,让伙房又下了一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