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清故事文物展的名称 > 第27章 党争(第1页)

第27章 党争(第1页)

党争自古就有,早到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这基本上还在思想意识层面,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为主的思想流派,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势力上也是各领风骚,此消彼长。秦朝以法家统一了天下后,汉初是以道家治天下,都获得了成功,到后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让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地位获得了独尊,但是其实根本就是老百姓学儒家,皇帝还是法家,而这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一直延续了下去。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接连爆了钩党之狱。东汉中期是外戚专权,末期是宦官势大,同时又有很多清流阶层,所以导致多个势力相互勾结,又相互攻击,所以形成了后面的党争。

到了唐代最有名气的那就属于牛李党争了,这场争斗历经o余年,从唐宪宗时期一直到唐宣宗时期。以牛僧儒先后跟李逢吉,李宗闵组成了“牛党”对抗李德裕和郑覃等人的“李党”,他们两派是相互倾轧,争名逐利,耗尽了大唐王朝的气数,朝中有人就说,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

北宋的党争就跟之前不一样了,大家都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每个人都是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在内,比如范仲淹的庆历党争,以及后来王安石的司马光的就是砸缸的那位的新旧党争都是这样,如果要说原因就是当时北宋的权力太过集中以及高度的重文轻武有关。中央集权导致所有的饱学之士知道,只有当上京官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所以朝堂上大家都是对于国计民生争论的面红耳赤。但是重文轻武又是老祖宗赵匡胤留下的,导致了北宋的军力衰弱,而同时期的西夏,大辽又是虎视眈眈,所以北宋又得维持大量的军队,所以变法一直是北宋一直的政治主题。

到了明末的话那就是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争斗了,东林党代表着都是士林阶层都是读书人,而阉党呢,代表的都是宦官的利益。明朝自打朱元璋开始是定下了对于宦官的红线的,比如不许他们认字,更不能干政。但是随着天下打下来后,一帮淮西勋贵的骄傲跋扈,让朱元璋又不得不让一些宦官作为自己的耳目,调查和监视。后来他的儿子抢了孙子的天下,朱棣自己知道他的皇位是来路不正的,所以为了监视官员,设立了东厂,宦官之祸的根源就在于此。东林党是在明神宗时期,吏部顾宪成退休在家乡创办了东林书院他在这边讲学,慢慢的就聚集了一帮文人东林党就应运而生了。他们主要的阶层就是士大夫,书生气十足,对于一些小事情也是要争得面红耳赤,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家子气,锱铢必较的感觉。初期的东林党是和齐党,楚党,浙党主要是根据老家是哪里的小圈子定的,后来就和魏忠贤的阉党开始争得是你死我活,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后,这伙人一直争到缅甸去了,结束的标志是吴三桂绞死了朱由榔,他们才消停。

当然了即使是强如康熙党争还是存在的,既然是党争那就是两个党派,就是明党和索党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以两位党魁的名字取的。先介绍下这两位党魁,明党的党魁是明珠,索党的党魁是索额图,我们先来看看索额图,他这家伙那可真是家世显赫啊,他出生于年,比明珠小一岁,但是他的家世可比明珠强的多。他是索尼的儿子,索尼就是康熙四大辅政大臣之的那位,后来帮助康熙亲政的那位老臣,当年爱新觉罗为了拉拢他制衡鳌拜,将康熙当了他的孙女婿,后来康熙还立了那位老婆生的孩子为皇太子。康熙老丈人叫噶不喇,这家伙虽然名气没有他三弟索额图大,但是当年也是当过皇帝的侍卫头领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而且身上还有一等公可以世袭罔替。这是家庭上,而索额图跟康熙的私人关系也是非常的好,在除鳌拜的时候,索额图自动辞去了官职,去当了康熙的侍卫。不久鳌拜被拿下,康熙自己掌权的时候,索额图直接就因为参与擒拿鳌拜有功升任了大学士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进入政治局了。

而明珠呢,他的祖上是跟爱新觉罗对着干的叶赫那拉,后来努尔哈赤剿灭了叶赫之后,明珠他们就投靠了爱新觉罗了,不过在其他人的眼里,爱新觉罗跟叶赫那拉是世仇,但是也是一家人。因为他们的太宗皇太极就是叶赫的公主生下的。后来明珠长大之后还当了爱新觉罗的女婿,她娶了阿济格的女儿,之前我说过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大哥,多尔衮倒台之后,顺治对他们那个家族基本上都给收拾的差不多了,所以明珠跟康熙他也是亲戚。如果按照辈分来说他应该叫明珠姑父,叫索额图三叔。

但是明珠的晋升之路没有索额图那么顺当,他刚开始是康熙内务府总管,等到索额图进入政治局的时候,明珠也是差不多同一时间进入政治局了,也成了大学士。而真正让康熙对明珠刮目相看的是三藩的时候。因为明珠自始至终都是支持皇帝裁撤三藩的。三藩被平定之后,明珠这个就是居功至伟,康熙也开始重用这人了。而在此时明珠的权势可谓是突飞猛进,索额图由于站队出现了问题,但是有太子这个靠山,所以基本上跟明珠也是势均力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时索额图和明珠为了自己的势力,拼命的在朝中是拉帮结派,让两党的人成为了势不两立的两派,达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但是为了制衡朝局康熙对他们是不管不问,纵容他们拉帮结派,也不管他们怎么在朝廷上折腾。

因为康熙知道,他熟读史书,党争自古就有,你想消除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利用党争,索性让他们去争去闹,只要他可以左右逢源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党争如果在不能祸乱的基础上就行了。再说当时的康熙也是需要他们做事的,如果当时就开始收拾他们俩,那没有人帮他做事了,那就真成了寡人了。

后来因为皇子们参与到了党争这里面,这是康熙所不能容忍的。你们怎么争我不管但是不能动摇国本,可以想象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大臣互相勾结,大吐脏水,我想康熙当时的心情只能是痛心了。毕竟自己的骨肉他说什么也是不希望他们走弯路的。就这样康熙觉得不能养虎为患了,抓住了明珠手下的人贪赃枉法,命令刑部开始收拾明珠党羽。由于明珠党羽的检举揭,又一举拿下了当时没有明珠然后权倾朝野的索额图,一举安定了朝廷。

所以就像之前说的康熙知道他们有几斤几两,也知道早晚要收拾他们。因为他能忍,知道明知道是好事不到火候不能揭锅,也明知道是坏事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情况,一时之间当忍还得忍啊,所以当康熙觉得时机到了的时候,一举拿下了盘踞在朝廷的两股势力,不然国家会出乱子,老祖宗的江山可能也会生变。

喜欢大清的故事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的故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