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太后扶着周寺人的手款款而至,她垂眸看了王赫一眼,“去吧。”
王赫得令,行礼告退。
梁帝没有起身,只是远远望着他那位浮光曳华的母后,贾太后扫视衆人,声音不怒自威,竟比梁帝的派头还大,“平身罢。”
“谢太后。”
贾太后见梁帝不作声,她笑了笑,沖着齐寺人说道,“风常,给哀家搬把椅子来。”
齐寺人看了一眼梁帝,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这才一挥手,示意小内监照办。
少顷,小内监捧了椅子过来,贾太后往殿上一努嘴,“搁在皇上身边。”
一直沉默不语的梁帝突然开口,“且慢。”
小内监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他战栗不止,两条腿直打颤。
贾太后柳眉微颦,笑问,“皇上这是何意?怎麽,不肯让哀家坐下吗?”
她这话虽然是笑着说的,可是听来却格外阴冷,衆大臣屏气凝神,俱不敢言。
齐寺人有点慌张,这位太后娘娘的脾性他可是知道的,一笑就能要人命,如今朝堂之上大半都是贾家势力,此刻,决非和她翻脸的好时机,他怕梁帝说错了话,惹了太后娘娘不悦,忙上前斟茶,“陛下,喝口茶润一润吧。”
梁帝挥了挥手,“退下。”
“陛下——”齐寺人还要再劝,梁帝却已起身,他一步步踱到贾太后身前。
贾太后微微仰脸,笑靥灿烂,就在衆人以为要发生什麽了不得的大事的时候,梁帝忽而垂首一礼,“儿臣不敢不孝,还请母后上座。”
贾太后愣了一下,随即唇角上扬,“皇上还真是有孝心啊。”她说着,一擡手,周寺人正要伸手扶她,却听她继续说,“既这麽着,皇上何不亲自扶哀家上去,也好让臣子们瞧瞧,何为孝悌忠义,何为母慈子孝。”
梁帝稍作踌躇,还是伸出了手,贾太后抿唇一笑,她轻扬衣袖,薄如蝉翼的丹碧罗纱就搭在了梁帝的手上,梁帝扶着她一步步走上御阶。
贾太后沖周寺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远远跟着,她握住梁帝的手,轻轻一笑,“皇上还真是豁得出去自己呀,明明心里都不耐烦哀家了,却还能做出这副样子来。”
二人俱是广袖长带,因此外人也瞧不真切,梁帝的手有些发凉,“母后说笑了,儿臣能有今日,全都仰仗母后扶持,是母后将儿臣推到了这个位子上,儿臣让给母后坐也是应该的。”
“哼。”贾太后脚下倏然一顿,“皇上这话可是真心的?”
梁帝面不改色,“自然是真心的。”
“好啊,那麽皇上可愿意将这个位子让给哀家来坐?”贾太后盯着梁帝的眼睛,“哀家的意思是,永远。”
梁帝闻言,凝眸看她,她罗裙纤纤,黛螺叠翠,恍惚间,他竟想起了许多年前第一次见她的场景,那时候,她也是穿得如此靓丽光鲜,插着满头珠翠在群芳间嬉戏游玩,他突然想,如果那一日她没有碰到自己,她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皇上怎麽不说话,是舍不得吗?”
梁帝回过神来,他余光瞥见下面的大臣已经开始交头接耳,他退后半步,顺势撤了手,行礼道,“无论母后想要什麽,儿臣都会尽力为母后寻来,但求能博母后一笑。”
梁帝这话说得声量颇高,俨然是一副孝子模样,贾太后瞟了眼殿内衆人,也不好再为难梁帝,她拂袖坐定,“皇上也坐吧。”
小内监连忙顺着梁帝的目光,将椅子恭恭敬敬放下,齐寺人见虚惊一场,终于松了口气。
贾太后饶有兴味地扫视衆大臣,目光悠t悠落在阮如玉身上,“阮如玉。”
阮如玉闻声出列,“太后娘娘。”
“哀家听说,霍起指认是你联合郭万里给霍老将军下的毒,你可有话要说?”
“臣,无话可说。”
“哦?”贾太后挑眉,“这麽说,你是供认不讳了?”
阮如玉擡眼看向贾太后,声音坚毅温和,“恰恰相反,臣不愿辩白是因为觉得无须辩白,清者自清,臣相信陛下的决断,相信陛下和太后娘娘必会还我阮氏一个清白。”
贾太后望着这个女子,心中微有不悦,她并未如自己想的那般慌张无措,她镇定地站在这里,如同傲霜淩寒的松枝,无惧风雨。
“好啊,那哀家就看看,阮卿是如何自证清白的。”
“谢太后娘娘关切。”阮如玉一顿,又道,“不过,臣倒是有一事不解。”
“你说。”
“霍起的供状刚刚呈到御前,臣和诸位同僚都是刚刚才获知此事,就连陛下也是如此,太后娘娘身在后宫,不知,太后娘娘是如何这麽快的得到消息,又这麽快的赶了过来?”
贾太后未曾料到她都大祸临头了,竟还有心思琢磨此事,一时被她问住。
“难道说,太后娘娘一早就知道了霍起的供词?”
“后宫不得干政,哀家又怎麽可能未蔔先知,不过是来得巧,赶上了,在殿外听见一句半句罢了。”贾太后摩梭着髹金镂龙的扶手,轻笑出声,“阮卿,你还真是临危不乱啊,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思好奇这个。”
一旁的梁帝沉声道,“霍起所言,是真是假还未可知,母后怎麽就一口咬定阮如玉有罪呢,依朕所见,这多半是霍起歪曲事实,蓄意构陷。”
贾太后端起梁帝方才没有喝的那盏茶,放在唇边抿了一口,淡淡道,“那就等着王赫搜查的结果吧,看看究竟是有人蓄意构陷,还是有人心怀不轨。”
流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残蝉在夏日的尾声里鸣噪不止,断续不休,萧景珃立在文武百官之中,他听着这一阵阵蝉鸣,心中难免有些焦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