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实话实说:“其实我来,你也未必能睡个安稳觉。”
王怀易一怔:“可白天的时候,我不就睡了一觉?”
陈晋含糊道:“此一时,彼一时。”
以王怀易的状况,想要解决问题,起码得第三境,才能进入到泥丸宫内与“苏显成”抗争;又或者,拿出相对应的法器宝物,给王怀易护身,使得对方有所忌惮,不敢进来。
这两项条件,陈晋都不具备。
白天那一指,只是元神借法,使得王怀易暂获安宁。借法本身附带不小的副作用,会上瘾的,等同于绝症者打止痛针,不能治本。
听到依然不能入睡,王怀易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但他明白,这不关陈晋的事,人家愿意来作陪,已经足够仁义。
陈晋忽问:“怀易,你是不是经常想起显成?”
王怀易老实回答:“以前只偶尔想起一两回,但近日来,时常想到他。我都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只要一合眼,他的音容笑貌便像一幅画般挂在脑中,而且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果然如此。
观想感应,这正是感应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谓“感应”,有个先后次序,先感后应。
说白了,就是你在感想某人,然后某人就生出了回应。
有点像“心有灵犀”,但“心有灵犀”往往用来形容两性之间的美好。而这里的“感应”却是个中性词,它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好的结果不用多做解释,坏的结果也好理解,比如现在的王怀易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一想苏显成,苏显成马上出现在内景观中,要度他“出家”。
不想还不行,仿若被种下某种诡异的诅咒。
其实当下王怀易的状况才算前期,白天人清醒时尚能控制得住不去胡思乱想,随着状况严重,很快将不可收拾。不过到了那时,王怀易的精神肯定支撑不住,会直接崩溃的。
陈晋忽然想到,如果苏显成通过感应之法与王怀易产生联系,那么自己是否也可以?
若是能行,那不就直接跟苏显成“见面”了?
这是找到对方的一种便捷方式,不用在现实中搜寻。
当然,感应有凶险,因为你不知道回应的是何等存在。
陈晋却是不惧,他有文庙坐镇,这是远常人的底气所在。
再说了,根据马生申的说法,苏显成折腾完王怀易后,紧接着就会来找他的。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做过这一场。
想干就干,当即闭上眼睛,放松精神,然后在心中不断念叨起“苏显成”的名字。
足足一刻钟,不知念了多少遍,毫无反应。
难道方法不对?
于是改变成忆想对方的容颜面目。
陈晋的记忆力很好,虽然已很久没再见到苏显成了,可想起来,对方的模样没半点模糊。
这般又想了好一阵,依然风平浪静。
是了,观想感应,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否则的话,这个世界的人际关系早乱套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是自己感想不到对方?而或是对方无法给予回应?
仔细一想,陈晋想起当日的情景:
那天苏显成被慈平寺扫地出门,又遭遇母亲横死的惨剧,痛不欲生,万念俱灰,这才决然“出家”,捏泥成佛,然后离开了村子,他一路进城,找到王怀易进行告别。
而当其时,陈晋出城去找苏显成,双方恰好错过了,并没有见上面。
“原来是这样……”
陈晋恍然大悟,敢情在那时候,苏显成就在王怀易心中种下了因由。
用释家的术语,应该唤作“因果”。
想通这一层,他不再去做感应的无用功。
“我不出家,我不能出家呀,显成,求求你放过我吧……”
“头疼,我好头疼!”